第四百七十八章 杨氏无辜



    杨氏听哥哥问话,心中一片茫然,她嫁进姜家,现在姜家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姜家本来就不富裕,姜半斤和姜小坛活着的时候,日子还算过得去,现在呢,她的日子是真过不下去了。

    杨金贵见妹妹不说话,他叹气道:“先不管这场官司是怎么个打法,但妹夫和外甥的丧事却还是要办的,买坟地的钱,加上发送的费用,估计你家也剩不下什么了,要不然,你便来我家吧,虽然父母不在了,但长兄如父,我这个兄长的家就是你的娘家!”

    杨妻听了,也点了点头,杨家也不富裕,但总不能让杨氏现在无依无靠,万一她想不开,寻了短见,那岂不是糟糕,这场灾祸就等于是把姜家给灭了门了。

    杨氏想了想,却摇头道:“家里还有房子,还有几亩不值钱的地,我一个人种种,也算是能过得下去,不过,家里没有男人支撑,终究是不成,要是哥哥嫂子心疼我,就让一个儿子过来,和我一块过,给我养老送终,以后这点家产,我就传给了他!”

    杨氏没说过继儿子的事,她也知道不可能过继个儿子过来,但传家产给侄子,这个倒是可以的,杨金贵家的日子虽然好过些,但儿子也多,而且多是未成年,杨金贵养着也吃力,她要是能帮忙养一个,这对于两家都有好处。

    杨金贵看了妻子一眼,他们倒是没有想到杨氏会这样想,其实两个人刚才想的是让杨氏到她家来,回了娘家就等于是可以再改嫁了,他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妹妹守一辈子寡,以后的日子还得过呀!

    可不成想,杨氏却有了这种想法,这是要给姜半斤守寡了,以后不会改嫁了。

    杨金贵见妻子没有反对的意思,道:“妹妹,你这算是帮哥哥了,哥哥本来是想帮你的,却不成想反过来了,我这里没有问题,或者你再想想,不要着急做决定,哥哥和嫂子不会强行让你守寡的,咱们家不是读书人的家,没那么多的臭讲究!”

    杨氏默默的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她精神很不好,便想要趴在桌子上休息,但杨妻非要让她喝了羊汤后再眯一觉,她便听话的喝了碗羊汤,喝完之后,趴在桌上迷迷糊糊睡着了。

    这一天都再无别的事,第二天天一亮,张浩元刚到公事房,就有捕快来报,说杨金贵一家想要回村了,而杨氏也要和他们一起回去,看样子是想要回家把姜半斤和姜小坛的葬礼办了,然后再来打官司。

    张浩元明白杨氏所想,杨氏估计是不相信官府的办案能力,到现在为止,官府也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凶手嫌疑人,张浩元是确定了慕三通是凶手,但他没有和杨氏说,杨氏当然就不可能知道,甚至杨氏连慕三通被关进死牢里都不知道,估计她还以为慕三通和杨金贵一样,受了些折磨,但却还是会放人的。

    但杨氏的行为,却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她和慕三通真的没有关系,这个不用去审问,也不用怕他们互相串供,直接就可以证明,两个人没啥关系,杨氏一定不是知情人。

    如果杨氏知情,或者是案子的直接参与者,那么她此时肯定不会跟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着杨金贵回家,她会找各种理由留下来的,留在衙门外面,打听慕三通的消息,其实也用不着各种理由,只需要说她不想连累慕三通,所以要在外面等消息,这样的理由就足够了,谁也不能说她什么。

    但杨氏却不等,这就说明她把姜家父子的丧事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且她也没有认为慕三通会被官府如何,毕竟她看到了哥哥杨金贵被放出来了,从一个没有什么见识的村中妇人来讲,她的见识只能支持到这里,也就是她在什么都不知情的前提下,根本就不可能认为慕三通会如何,比如说被关进死牢,她要是能提前“想到”,那才会证明她知情呢!

    很明显,杨氏现在回家忙乎家里的事,她必是打算等慕三通放出来之后,她再去表示一下感谢,或者愧疚,等等,因为慕三通被放出来了,就证明慕三通是被连累的,她去说声抱歉,连累到你了,再送些礼物表达一下心意,这就应该是她现在所想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