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聪古伦省亲!



    ~~~~~~

    老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旦地方达成了一致,结成了‘攻守同盟’,上峰再想要应对,那怕是强势上峰,却也必须要浪费不少脑筋了。

    尤其是此时的辽南,山高皇帝远,李元庆和陈忠,又皆是手握重权、强权的战将,哪怕是崇祯皇帝再稚嫩、再不爽,却也绝不敢再拿这种事情,来试探他李元庆的底线的。

    而对李元庆而言,要修复、或者说持续维系与崇祯皇帝、与朝廷之间的关系,也很简单。

    届时~,只需将魏良和张启亮‘推出去’,便可了。

    魏良和张启亮对此也都是心知肚明。

    事已至此,他们都已经非常明了,除了做李元庆的忠狗,他们根本再无选择。

    毕竟,以李元庆的能力和威势,只要随便搞来些战功,便已经足够和皇上、和朝廷,重新维系关系了。

    …………

    皇上替换监军的试探,对魏良和张启亮而言,简直是要‘天塌了’一般的大事儿,但对李元庆而言,不过只是‘过家家’一般的无聊小事儿。

    魏良和张启亮,在长生岛,在广鹿岛,包括整个辽南的体系中,只能是西贝的样子货。

    再赤~裸一点,他们就是皇上和朝廷最后的脸面!

    如果崇祯皇帝懂事,那~,一切便照旧,该怎么,还是怎么。

    但~,如果崇祯皇帝不懂事,那~~,也就不能怪他李元庆要‘清君侧’了。

    当然,大家都是明白人,自然不会无节制的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安抚了魏良和张启亮,接下来的时间,李元庆将他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军务上。

    主要是两个方面。

    首当其冲的,便是培养整个军队的荣誉感,展现他们的荣耀。或者,再直白点说,维系他们对他李元庆的忠心。

    其具体操作,李元庆自然是无耻的剽窃了后世我军的成功经验了。

    经过仔细考虑和严格筛选,李元庆将长生营内庞大的镇抚体系,拆解成为了两个独立的部分。

    第一个,还是原先的镇抚体系。他们还是负责原先的工作,整顿军纪,整合报功,统筹战事一线。

    第二个部分,李元庆从镇抚体系中,挑选出了一部分优秀者,成立了新的‘指导员’体系。

    指导员体系不再承担原先繁琐的镇抚工作,他们将直接对李元庆本人负责,首要工作,便是抚慰军心,了解部队的一线状态,把握部队随时的脉搏。

    以实职把总开始,每个把总,配备一名指导员,享受实职把总待遇,进入把总级的战斗指挥班子,但他们只有建议权,并没有决策权,具体决策权,还是掌握在实职把总军官手中。

    以长生营体系现在的成熟度,加之李元庆至高无上的威望,指导员体系的推行,非常顺利,完全没有任何阻碍。

    主要是大家都是老熟人,只不过,由镇抚,换了个新的称谓。

    尤其是这些指导员,都是镇抚官中的精英,原本在士兵中,就有着不少的威望。

    最关键的一点,这并不会让李元庆再花大价钱,提拔一批新的军官,徒增压力。

    要知道,此时的长生营,虽然规模越来越大,但因为其体系的完善,那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啊,想要混日子,那是绝无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