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南京!



    ~~~~~~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一顿酒宴,足足喝到了后半夜,但这还不算完,酒宴后,徐光启又拉着李元庆的手,来到了他的内书房,秉烛夜谈。

    直到次日清早,天色都大亮了,李元庆提出告辞,徐光启这才反应过来,忍不住有些不舍的道:“元庆,你,你好不容易才来江南一次,何不多住些时日?关于日心说和浮力的问题,老夫还有些东西,没搞明白呢?”

    李元庆忙笑道:“阁老,辽地战事密集,元庆此次出海,也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时间。能与阁老彻夜详谈,元庆也是受益良多啊!只是,此次的时间实在是太紧凑了啊!不过,待元庆此行从海外归来上海时,元庆恳求阁老,能去长生岛做客,看一看辽南的地瓜,看一看辽南的庄稼,看一看辽南的百姓们。”

    徐光启不由哈哈大笑:“元庆,你这小子啊,还真是个小滑头啊!你这么说,老夫现在都意动了,迫不及待,便想去辽南看一看啊!看一看我大明广阔的疆土,看一看一直为我大明浴血奋战的儿郎们!不过,出海是大事儿,元庆,你做好完全的准备了么?”

    李元庆忙笑道:“阁老,元庆一直相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嗯?”

    徐光启一愣,片刻,却更是哈哈大笑:“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好啊!说的好啊!元庆,老夫就在这里,预祝你提早归来,在南洋,在大海上,扬我大明国威!”

    …………

    离开了上海城,李元庆的心情,也是极度的愉悦。

    徐光启虽然是老了,有些过于沉稳,但他的阅历,他的处世哲学,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却是远远超过了李元庆的想象。

    甚至,有些打破了李元庆心中、华夏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固有印象。

    不过,此次南洋之行,时间虽是紧迫,但~~,所有的时间,还是完全掌控在李元庆手里的,莫说是在上海停留一天了,就算是停留一年,也都不是问题。

    但李元庆却更为清晰的明了,‘过犹不及’啊。

    此时,徐光启对自己的接受程度虽然很高,但~~,等级的差距摆在这里呢。

    若李元庆在上海停留的久了,徐光启或许不在意,但~~,对徐光启的名声,却并没有太多好处。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李元庆此时虽然已经威震九边,扬威大明,但,想让徐光启这种近似于顶级的大佬,加入他的‘小店’,还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

    不过,让徐光启‘以技术入股’,分点小红利,李元庆还是很有把握的。

    一夜虽然未眠,但李元庆的精神状态却是极好。

    徐光启的开明,无疑让李元庆有了更充裕的信心,大明~,烂是烂了,但至少,还有很多精英阶层的精英们,并非就不想走出这个‘泥坑’。

    赶到南京时,已经到了傍晚,加之一直下着毛毛的细雨,李元庆也有些疲惫了。

    好在杨娇~娘在这边早有准备,亲兵的四百人,直接回到江畔的船队边休息,而李元庆则是换乘马车,带着一百名亲兵,到城里秦淮河畔的雾雨阁休整。

    应天。

    金陵。

    南京。

    这座千年历史名城,名字虽变了几次,但根子上,却并未有太多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