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长生营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可惜,在此时,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以煤冶铁,尤其是打造兵刃,技术还不够成熟,李元庆也只能选择开历史的倒车,选择更为成熟稳定的木炭冶铁技术。

    原本,铁匠铺一个月可以打制80到90杆鸟铳,但若换做木炭,数量可能要下降一半。

    想要再增加产量,那只能加大人工投入,势必又将会增加成本。

    盛夏攻势就在眼前,留给李元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过,能从铁匠铺中发现曹铁锤这样的人才,却也让李元庆眼睛一亮。

    就如同后世那句话,时间就像是女人的事业线,只要你肯挤,总是会有的。

    关键,还是要扎下根来,保存、保护好这幼小的火苗。

    铁匠铺这边出现了技术问题,很多东西,都要重做,暂时也不能恢复生产,李元庆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将老营全部搬迁到长生岛。

    长生岛是李元庆的法定治地,此次进京封赏,周围的中岛和西岛,也都划入到了李元庆的法定治下。

    这就为长生岛创造了很多的缓冲空间,也能做更多的事情。

    此时,老营这边除了铁匠铺,李元庆的家眷,已经没有太多人口,辽南李元庆、陈忠、张盘三部,已经成为了这片海域事实上的霸主,而广鹿岛距离长生岛并不远,大半天的时间足够到达。

    此次搬迁动作虽大,但不过只是船队走一个来回的过程,并不用费太大力气。

    四月初七,官沧海的海盗船队,抵达了广鹿岛老营,老营这边早已经准备妥当,即刻启程,当日傍晚,老营人马,顺利在长生岛登岸。

    至此,李元庆的全部基业,全都搬到了长生岛。

    长生岛这边的官厅已经盖好多时,经过了这些时日烈日的暴晒,不用太多收拾,直接便可入住。

    当时,李元庆虽只是守备衔,但规划的工匠也耍了心眼,官厅虽只是千户宅的规模,但周围却早就预留好了空间,只要想加盖,随时都可以。

    不过,李元庆现在只有三个女眷,还没有孩子,千户宅占地十几亩,已经足够住了,自然不会再为此浪费财力。

    安家这边交给女人们来安排就行了,但人口住宅分配这块,却让李元庆费尽了脑细胞。

    商老六去了大沽口跟渠家取粮食,现在还没有回来,这些东西,只能由李元庆亲力亲为。

    此时,李元庆的麾下丁口总数,已经达到了近一万两千人,其中,青壮接近3000,壮女接近7000,剩下的2000,都是老弱和孩子。

    但这边城镇房舍的规模,只有2000多户,自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李元庆在绞尽脑汁之后,拍案做了决断,麾下所有战兵,有功水手,按照资历,由高到低,来安排住宅。

    这一来,基本上李元庆麾下的老兵,战兵,出过力的水手,都能分到住宅,

    像是官沧海、许黑子、顺子、段喜亮这些军官,则可以选住宅,也可以在千户宅附近,选择宅基地,自己建造。

    南信口这片的土地很宽阔,在设计时,李元庆就让工匠们朝大做,空间很是充足。

    不出意外,官沧海这几人,都没有选择住宅,而是各自掏钱买了宅基地,要在千户宅附近,大兴土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