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造反的学问-第2/2页





    此时高鸡泊已经有人马上万,已经不堪重负,大家都赞同叶柯决定,于是叶柯便率领大军,挥师东进,进入渤海郡,占据盐山一带。

    他出兵力,很快剿灭当地盐帮,建立盐场,于是大家又多了一项收入。

    大业十二年,此时天下已成鼎沸之势,全国已经遍布起义军,杨广已经意识到基业不保,居然自暴自弃,让十一岁的孙子代王杨侑镇守长安,让十二岁的孙子越王杨侗镇守东都洛阳,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以巡视江都的名义南下扬州,不肯北上。

    而此时的叶柯的势力,已经牢牢掌控了渤海郡。

    他自封渤海公,治所设在渤海郡阳信,窦建德为渤海长史,高士达为渤海主薄,均是位高权重。

    这一日,他高居府堂,麾下众将都聚集堂下,每个人都有着无穷的精力,显然是轩辕锻体术在他们身上已经生效。

    “窦建德,均田制度推行的如何了?”

    叶柯问道。

    此时的窦建德,已经与五年前的他有所不同,除了有了气势精足、不动如山的态度之外,这几年又被叶柯逼着读了很多书籍,精华内敛,一股圆润的气质在他体内诞生。

    “属下奉主公之命,把军队分成十余队,每队五百人,由主公弟子率领,进驻各乡里,打击盗匪、摧垮豪强,捣毁宗祠,均分土地,并修建水利设施,去年一年,渤海郡产粮已经超过过去三年之和。百姓踊跃参军,将士用心训练,斗志高昂。”

    叶柯点点头,说道:“根据锦衣卫调查,确实如此。你做的不错。农为国之根本,农稳则国稳,大家都是穷苦人过来的,这个道理我不说你们也明白。要保持稳定,不可懈怠。”

    说完这些话,叶柯又转向旁下列唯一坐着一位老道,笑着说道:“孙道长来到渤海郡已经有三年有余,成果如何?”

    这名老道面如满月,须发皆白,手持一根藤杖,上面系着一个黄皮的大葫芦,正是一代神医,药王孙思邈。

    这确实是一位中华历史上令人敬佩的人物,不慕荣华,不攀权贵,只走乡野之间,救死扶伤,一走就是大半辈子,这是何等情操?

    孙思邈笑道:“老道已经传授五十多个极有天分的弟子,假以时日,必成神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