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 天生忙碌命



    听到乐远的话,刘言摇了摇头,“我这把老骨头,能起多少作用我自己知道,这些人只不过是跟我们共过事,即便是念旧情,也不至于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的。真正让他们过来的,还是公司的实力,和科研水平。”

    还没等到乐远说话,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国内的技术人员为什么都往美利坚奔?金钱确实是一方面,很多人要养家糊口,找个钱多的地方也实属正常,但是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内上升空间小,科研环境阻塞,束缚性强。最重要的是,国内因为科研人员凋零,导致科院环境乌烟瘴气。许多搞科研的人,回到国内看到国内的环境是这样的,不老老实实搞科研,反而见天地想着一些歪门邪道的事情。也就又再次出国了。”

    “大的不说,我们来说些基础的。我听过不少国内研究生的故事,导师一天到晚不带着他们搞研究做实验,反而带着他们去公司打工帮忙,每个月发点生活费,美其名曰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对以后好。”

    “好嘛,工作经验是积累了,但是专业知识反而退步了。我还听说,有的导师天天不在实验室里,反而跑到领导的办公室里,做活动,要经费。要来的经费,给同学们分一点,自己把大头留下来,但是实验却动都没动。”

    “我还听过一个笑话,在某个地质大学里面,实验室进了一批仪器,但是谁都不会用,连导师都不会用。最后因为一个学生摸索用了一下,班里面还特别去酒店摆了一桌庆祝一下。”

    刘言说得痛心疾首,恨不得自己立马就能扫除一切乱象。

    但是乐远知道,这些问题根深蒂固,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现在国内大环境就是这样,研究生导师没有责任感,学生耳濡目染也就学会这种不良的习性。

    往往从研究室里面出来的这些学生,做科研做得一般,论文倒是写得不错,但是仔细看看却发现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东抄抄西抄抄,还有人专门卖实验数据,可见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了,竟然从这里面都能发现商机。

    国内难道就没有脚踏实地做研究的人么?当然有,但是数量极少,在大环境下,这些人的力量实在是不够。

    其实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主要也就是靠那么一小批人,其他大多数人都是没有用的。

    但是如果从基础就没有做好的话,量的变化就能影响到质,没有一个基数,这一小批脱颖而出的人又能好到哪儿去。

    乐远点了点头,“我就是因为知道这个问题,所以才叫你们这些前辈回来,而且我已经在我们大学筹建一个合作实验室,争取在这几年把国内的学术水平提上去。”

    刘言知道乐远在哪个学校,讶然道,“你已经在安省科技筹建一个合作实验室?”

    乐远的点了点头,“今天刚去谈的合作,应该没有问题。”

    刘言急忙道,“既然没有谈好,那不如先放放。乐远啊,如果你要筹办合作实验室,为什么不去跟燕京大学和水木大学合作,我想,冲着星空科技的名头,他们也不会拒绝的啊。而且我在水木还有些朋友,能够给你联系的。安省科技毕竟是个三流学校,哪有什么科研水平,恐怕实验室里面都是些本科生在胡闹。”

    虽然刘言说的是实话,但是乐远还是感觉有些刺耳,只不过人家毕竟是长者,乐远也不好多说什么,他笑着说道,“合作实验室的想法还不太成熟,中间牵扯到的东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之所以跟安省科技大学合作,主要是想要先做个试点,如果效果还不错,没有发现一些大问题的话,后面会考虑跟燕京大学或者水木合作,再或者,离得比较近得华夏科技大学也是个选择嘛。”

    乐远是在敷衍刘言,在乐远心里,自己有了超级工厂,跟谁合作都是合作,安省科技大学跟水木或者燕京大学,不会有任何区别。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团烂泥乐远也能给扶上墙,而且可能不要等到明年,就有很多学生希望到安省科技大学来,毕竟这里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实验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