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1节 晨昏定省



    对于柳木提出的要求,李世民没二话就答应了下来。

    “可以,给他们三个。但二哥也要提出一个要求,长安六部他们要给二哥选至少二十个真正有名有才的人过来,还有二哥要建一个学馆,他们两家各要派一个真正的名士前来出任博士。”

    提出要求之后,李世民又说道:“这次吏部大选,二哥亲自查看过。说是有八千人报选,但真正的名士不足百人,真正各世家才华出众的连三百人都不到。在寒门士子当中,真正有才的,象马周那样的只有五个,勉强不错的也不过三十几人。”

    “马周这样的奇才有一个就不错了。”

    “二哥要一百个。”李世民的态度很明确,我要管的是大唐天下,不是你四个县加几个工坊,所以人才有多少要多少。

    李世民又说道:“谁想在东港舶司占份子,就先派一个真正的名士来朝中为官。”

    柳木知道这一段历史。

    在真实的历史上,世家门阀的优秀人才不愿在初唐为官,这个一直到贞观四年还是五年,大唐盛世出现之后才有所改变。

    因为大唐之前,根本就没有国家级别的教育体系,受过良好教育的都是世家子弟。

    寒门想学习连书都没有,何来成材之说。

    柳木说道:“二哥,萧谢两家为何想往东港舶司塞人?”

    经柳木这么一提醒李世民也回过神来:“是因为那里有一展才华的机会,而且是一个富足之地。”

    “没有大唐,就没有西港与东港。”

    李世民开始沉思,柳木讲的话有理,更何况大唐的官又不是瓦片,是真正的珠玉。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可以等一等。”李世民认可以柳木的建议。

    “二哥,让他们派人,给学馆派名士为师,再借用他们家中的藏书让翻印。学馆可以培养许多人才出来,不过就历史上的记载看来,寒门出身为官的人贪财的底限比门阀出现的底太多了。”柳木又建议道。

    李世民认同:“恩,在理。这些天,准备抓一两个特别可恶的,然后凌迟。”

    听完这话,柳木更加相信一句话。

    历史是人写的。

    历史书上写道李世民行仁政,死刑都要送到他这里复审。

    现在看来可能有误会。

    李世民没有了玄武门之变,没有弑兄杀弟囚父的恶名之后,不需要洗白。而且李世民自十四岁就带兵征杀,根本就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展示其仁政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大唐没有足够的好官员用。

    长安有多余的官,但被刷下来的都是废物,派出去也一样是废物,都是曾经前隋留下混子的,根本就与优秀二字无关。李世民的仁也是为了吸引真正的人才为官,来为他的大唐创造盛世。

    柳木的意见李世民听进来去,大唐只要展示出盛世之态,就一定会有真正的人才出仕。

    为官图什么?

    门阀豪族的子弟不愁吃喝,他们更喜欢游历天下,研究自己喜欢的学问。

    为官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但不是所有人都追究这个。

    就拿后世的现代来说,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绝对不会去走国考的独木桥,他们有着自己的抱负,自己的理想,或者是自己选择的纸醉金迷的生活。

    柳木作为桥梁,让李世民与萧、谢两家谈好之后,赶紧打包就准备回自己的三原小庄。

    可让柳木没想到的是,一个宫装少女却在自己即将离开长安的时候挡在自己的马车前。

    “这是谁呀!”柳木一扶车门就准备下马车。

    柳木的四轮马车,可是带车门,还软座,还自带小酒吧的。

    柳木下车之后独孤兰若也跟着下车。

    没等柳木开口,独孤兰若就向着那少女走了过去:“襄城,你为何在这里?”

    “皇姑,襄城想请您代递表章。”少女正是李世民的长女襄城公主,她已经进入了嫁人倒计时,开始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然后工部已经开始给她划地准备兴建公主府。

    独孤兰若接过那份不怎么正式的表章翻了一眼后递给了柳木:“这事夫君去办,你肯定能够办成。我不行,襄城怕是连这份表章都递不上去,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