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聚变引擎



    在最基本的指导理论上都会弄错,那种情况下的科学研究所能取得的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用事倍功半这个词来说明都有点过分,完全可以用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比喻来形容,不出成果乃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真正出了成果才会令人奇怪呢!那当真是机缘凑巧,运气好到家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种从一开始走岔道路的缘故,最近几十年时间里,地球上的那些科学家在研究超级材料及其各种变种的过程中,其实一直都没有一个清晰与明确的思路和体系,完全就是穷举似地进行无以计数的具体实验,然后从中碰运气一般得到一些完全无法预料的成品,真正成功的概率万中无一。

    这其中,财大气粗的美国投入的资金和资源最多,进行的实验也最频繁,因此其取得的成果也最显著,至今已经有着包括原始材料在内的四五种超级材料问世,使其国内的科技水平飞跃性地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不过,就算是这样,那些性能已经极其惊人的超级材料依然无法满足可控核聚变反应装置的苛刻要求,最多只能用来制造外围辅助设备,无法用于核心设施的制造。而没有足够强悍的材料,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微型化自然只能存在于科学家的设计之中,离真正的成功依然遥不可及。

    就像美国建造成功的那座聚变反应堆,依然是花费了几千亿美金才构造出来的“托卡马克”型磁场约束法装置,不缺钱的美国人花费巨资建造了众多超导线圈,以之产生的巨大磁场约束反应堆,使之可以控制。

    虽然在新型材料的支持下,这座聚变反应装置比起最初的实验室版本不知道先进和精简了多少倍,但是依然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不但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而且效率也不够理想,想要安装上宇宙飞船,作为飞船的运行动力来使用的话,不彻底进行革命性的改进,根本就想都不要想。

    那种庞大且复杂的装置自然不是叶秋离想要的,他可不想自己的飞船在飞往其他星球的半途中熄火,结果在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浩瀚星空中进退不得,最后不得不遗憾无比地困死其中。

    他之所以想要建造出一艘超级宇宙飞船,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乘坐它茫茫宇宙中寻找前往修真的道路,而不是无端地将自己陷入一些不必要的危险之中,飞船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等性能是必须要得到保证的。

    也正是因为对自己需要的聚变发动机有着十分明确与具体的要求,叶秋离才会在繁忙无比的修炼过程中专门抽出时间,亲自主持可控核聚变的微型化研究,在那些已经建造成功或者依然处于设计验证阶段的聚变反应装置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结合自己学习的修真手段,再次进行革命性改进的过程。

    就这样,前前后后总共花费了十多年时间,此时此刻,他的一番努力终于露出了成功的眉目。

    ……

    一路经过数道防卫森严的厚重大门,叶秋离与叶风、叶云三人不但验证了的指纹、瞳孔、声线等常规身份特征,就连dna也进行一番采集与验证后,终于在寰宇科技集团的中央智脑信息库中确认了各自的身份,成功来到位于地下100米深处的绝密实验室。

    刚一进入这间巨大无比的地下实验室,叶秋离立刻就从众位研究人员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此时此刻,实验室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兴致勃勃地聚集在一起热烈讨论着什么,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副神采飞扬、洋洋得意表情,完全没有平时的一本正经和不苟言笑。

    见到喜笑颜开的叶秋离走进来后,这些正在交流的研究人员迅速聚集过来,围着他打起招呼。一时间“叶总”、“叶头”的声音不绝于耳,响彻于整个实验室。他们这些研究人员,可是真正对叶秋离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不仅仅因为叶秋离是这家首屈一指的大型科技集团的老总而尊敬,更为他渊博精深的学识而倾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