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2/3页





    这里面有些隐患,圣上从来就没喜欢过瞻基,嫌这嫌那的。比如一个几岁大的孩儿胡闹弄死几只猫儿兔子,也能说是残忍,可圣上自己天天吃大肉、也没见他信佛。

    不过隐患要浮出水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它还在很远的地方等着哩。

    临近中午时分,御厨的太监带着几个宦官宫女来了,他们跪坐在饭厅外面的耳房里,安静地等候着。

    先端上来了皇后娘娘亲手炖的排骨山药汤,一个宦官捧着一叠小碗,御厨太监用筷子夹排骨和山药分在小碗里,又拿勺子舀了一点汤在一只小碗里,分给宦官宫女们。他们都吃了,御厨太监挥了一下手,示意他们张开嘴检查。又等了一会儿,御厨太监又一挥手,宫女便捧着排骨汤躬身进饭厅去了。

    接着是锅五花肉,精肉只有一点点,都是肥肉。一道道菜经过按部就班的程序,分批送到饭厅。

    古色古香的饭厅里,张氏陪坐在一旁。正上方的朱高炽心情好一些了,每当他肚子饿了、面前还有肥肉的时候,一般心情都能得到小小的满足。

    穿着月白裙的年轻宫女跪着柔柔地拿着温湿的白棉帕,朱高炽伸出一只手,让人给他擦净了,又伸出另一只手。接着宫女转头接过温水,轻轻递上来,朱高炽喝了一口漱了一下,马上铜盆就在跟前了,他吐进了盆子里,立刻提起筷子来。

    张氏面带温柔的微笑,夹了一块锅肥肉,放在朱高炽面前的白瓷碗里。教坊司派来的琴师适时地奏起了清幽而舒缓的曲子,声音恰好,既不会影响桌边的人说话,也不会显得太冷清。

    “好吃!”朱高炽道,“还是那个熟悉的滋味。”

    张氏道:“圣上没吃腻就好。”

    朱高炽“呵呵”笑了一下,笑容却很快就没有了。

    张氏瞧了一眼,问道:“这几天朝里的国事,让圣上不太顺心么?”

    “别的事都无关紧要,你也知道,逼着俺的人,还不是高煦!”朱高炽道,“张辅上说先围着西南,晾高煦一阵子。俺们大舅又主张速战,别让高煦把住了西南三省坐大实力。”

    张氏柔声问道:“圣上与大臣们商议过了么?”

    朱高炽点头道:“说谁有道理的人都有。俺也在琢磨,明早御门议事,再听听他们的说法,这事儿不能再拖延了,明日就得定下来。”

    他吞下一块肥肉,拿起手帕轻轻揩了一下嘴上的油,转头道:“皇后怎么看?”

    张氏苦笑了一下,“妇道人家,哪懂甚么打打杀杀的事儿?”

    她稍作停顿,时间停得很短、但也不显得急切,马上又开口道,“不过圣上贵为天子,一国之君、一家之主,若是连叛贼也许久剿灭不了,就怕天下人对您失去敬畏之心,长此以往有损您的威仪。”

    朱高炽的脸顿时微微发红。

    张氏接着轻声道:“妾身听说徐辉祖有大才,以前母后也说过,大舅这个人,要他开口很难,不过他的话可以相信。大舅为人耿直有骨气,既然奉了诏,该是真心归顺圣上的罢?”

    朱高炽想了一会儿,微微点头道:“至少在俺与高煦之间,大舅不可能是高煦的人。他以前只是不愿跪俺们北平的亲戚,心气儿高,忠诚品行倒肯定没问题。”

    张氏道:“圣上,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后宫不懂军国大事的,太祖皇帝也严禁后宫干政,您听听就行了,不必当真。圣上主要还得多听听忠臣们怎么说。

    不过有些朝臣主张的事,并不一定是为了国家社稷;只有那些一直维护圣上的忠臣,金忠袁珙还有东宫几个人,所言之事才值得信赖。”

    “皇后还是那么识大体。”朱高炽道,“此次决策,着实非同小可,俺不敢轻率。”

    他又严肃地说道:“如果做对了,叛军便会土崩瓦解;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薛禄之败,已影响了官军的威势,如果朝廷官军再次大败,叫那些隔岸观火的墙头草怎么看朝廷?

    气势、信心,非常重要!”

    张氏听罢神情一凛,沉默了一会儿,小心问道:“徐辉祖和张辅,并非浪得虚名的误国之臣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