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除夕-第2/3页





    朱高煦不以为然道:“王指挥别觉得很多士卒目不识丁、就好糊弄。咱们怎么做的,大伙儿心里有数。”

    这时,房门外来了个武将,执军礼道:“禀王爷,有个安南人带着一船人来降,自称乃安南国中书令陈师贤,并带着陈氏宗室天嘉公主!”

    朱高煦听罢,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大将王斌:“我没说错罢?”

    王斌拜服。

    “叫安南人阮智过来,与我一起去迎接安南公主。”朱高煦下令道。

    一行人遂来到行辕门口……渔村的村口,路口还修着一道刻着汉字的牌坊。这时果然有一群安南人在那里,已到牌坊底下。人群前方,站着一个身穿官服的老头;旁边一个穿着丝绸长袍的女子,头上戴着帷帽,个子不高、身段却非常匀称。

    朱高煦走近了,便道:“我是大明汉王,闻天嘉公主、安南国中书令到来,立刻就来迎接你们了。”

    老头急忙上前拜道:“下官陈师贤,此前受胡氏裹挟至西都,今闻大明王师进军至此地,急护送天嘉公主来投,望汉王殿下庇护宗室!”

    那女子掀开了帷帽,款款作礼道:“安南国天嘉公主见过汉王殿下。”

    朱高煦忽然见到她的脸,愣了一下。因为面前的天嘉公主确实长得很好看,她的五官非常秀美对称,皮肤也很白净,哪怕陈氏已经亡|国,这公主显然也没受身体之苦,长得是细皮嫩肉。听说安南国王族、宗室之间联姻,近亲联姻生的若非傻|子、果然美人很多。

    天嘉公主抬头用别样的目光看了朱高煦一眼。这时他才发觉自己稍微有点失态,立刻说道:“请安南中书令、天嘉公主到大堂叙话。”

    朱高煦等人迎客人到中军行辕的大堂、一间朝向比较方正的渔村瓦房里。至于别的安南人,朱高煦不必理会,中军有很多文官武将和宦官,自会安顿他们。

    这些人现在来投,肯定是觉得胡氏完了、趁早前来投降。但朱高煦并不说破,仍以客人对待,请他们入座。

    天嘉公主神色悲伤地说道:“胡氏专|权,强令我们从东都迁到西都,无奈之下我们只得屈从,实非甘愿,背井离乡、水土不服,我几乎死在了路上……”她说罢拿手绢轻轻在眼角蘸了两下抹泪。但朱高煦的视力很好,分明没见她流一滴眼泪。

    朱高煦道:“公主勿须伤悲,明日本王便派人护送你回升龙。王后也在升龙城,她会照顾你的。”

    “母后无恙乎?”天嘉公主忙问。

    原来王后陈氏是她的母后,不过看年龄应该是继母。

    朱高煦道:“公主放心,一切安好。”

    接着陈师贤呈上了安南中书令的印信,拜道:“汉王殿下,此时伪朝太上王、国王胡氏父子都去了朱子江口军寨,另有左相国胡元澄,大将胡射、胡杜等尽数在此地。聚众有七万人,号三十万大军,倾巢而动以拒王师。”

    朱高煦点头道:“无妨,胡氏已是日暮西山,我大明官军克日可破敌军。胡氏父子不仁不义、弑君篡|位,残害宗室忠臣,许多无辜的人受其牵连;我大军暂且驻守,等那些不愿追随胡氏的人,都有机会前来投诚,以免误杀无辜。”

    陈师贤忙赞道:“汉王仁德,安南举国感怀。”

    朱高煦又道:“中书令可以写信回去,劝那些陈氏宗室的忠臣,赶紧前来避祸。”

    于是朱高煦善待着主动投降的安南人,还专门叫人给他们安排了一座房子住,伙食用度皆优待之。陈师贤等人的待遇作为榜样,好叫更多的安南人愿意来投。

    晚上吃年夜饭,朱高煦与诸将在大堂上喝酒吃肉,一起庆祝佳节。

    白天那个蜀王府的护卫指挥万权贪杯,酒量似乎也不好,很快就喝醉了。他敬酒时说道:“汉王待人好!末将白天问了蠢话,汉王却说末将想得到,问得好……”

    朱高煦立刻打断他,笑道:“万指挥可得少喝两杯,咱们带兵的不能太谦虚,不然手下的弟兄们放心卖命?”

    诸将听罢顿时哄堂大笑。

    没一会儿万权喝得更醉,十分不合时宜地唏嘘伤感起来。旁边的武将劝他过年高兴一点,他说想家里的妻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