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最后一吉-第2/4页





    关键还有,在攻击阶段,准确说是攻击弹道的末段,“AGM-109B”会主动进行大角度的蛇型机动,规避目标战舰发射的防空导弹,提高突防的概率。在击中目标战舰之前,还将近一步降低飞行高度,确保命中点在目标战舰的水线附近,以此增强破坏力,达到重创或者击沉目标战舰的目的。

    当然,凭借重达1000磅,也就是454千克的半穿甲战斗部,“AGM-109B”的威力绝对不可小觑。

    要说的话,甚至超过了KD-30。

    按照纽兰海军做的测试,1枚“AGM-109B”就能击沉1艘5000吨级的驱逐舰,或者是重创万吨级巡洋舰。即便是对付排水量达到10万吨的超级航母,也只要4到6枚就能使其丧失作战能力。

    不过,“AGM-109B”并不是完美无缺。

    比如弹体太大,目标特征太明显,很容易遭到拦截。

    跟KD-30做个比较,就有很直观的印象了。

    在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AGM-109B”的发射质量高达1400千克,比KD-30整整多出400千克,体积也比KD-30大了30%。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AGM-109B”对搭载平台有更高的要求。

    即便是B-52G,也要在超载的情况下,才能够挂载24枚。

    换句话说,在挂上了24枚“AGM-109B”之后,B-52G需要在往返途中各进行一次空中加油,才能够获得5000千米的作战半径。要想把作战半径扩大到8000千米,就得多安排一次空中加油。

    显然,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只是,跟KD-30比,“AGM-109B”最大的问题其实是采用了BGM-109B的弹体,等于旧瓶装新酒。

    虽然采用了很都新技术,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计存在的缺陷。

    高达1400千克的自重就跟陈旧的弹体有很大关系,毕竟在设计BGM-109那个年代,像碳纤维这样的,用来替换传统的金属材料,能够大幅度降低导弹弹体结构重量的复合材料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只是,最为突出的,其实是缺乏隐身性能。

    不要忘了,KD-30从一开始就是全新设计,而且把隐身性能放在首位,为全球首款隐身反舰导弹。

    在根本上,KD-30的“灵魂”也就是隐身性能。

    说得直接一点,在设计阶段,梁夏海军就明确了依靠先进的隐身性能来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效率的战术思想。

    显然,也就是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称KD-30为当今最先进的反舰导弹。

    可惜的是,“AGM-109B”没在隐身性能上下功夫。

    虽然巡航导弹的RCS值比作战飞机小得多,通常都在0.5平方米以下,但是几乎所有的防空系统,都针对巡航导弹这类目标做了优化,更别说在现代化的舰队防空体系中,还有更重要的预警机。

    要说的话,这也是在被国会否决之后,纽兰海军放弃“AGM-109B”项目,转为参与由空军主导的“沉默彩虹”项目的主要原因。在纽兰军队的装备体系中,“沉默彩虹”才是真正的隐身导弹。

    可惜的是,“沉默彩虹”的研制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如果不是大战爆发,纽兰海军也不会采购1000套制导系统,并且在战前,把1000枚库存的BGM-109B改造成空射型。

    对于这个缺点,斯塔克有非常清楚的认识。

    说得直接一点,在高强度的海空大战当中,特别是面对编制完整的航母战斗群,缺乏隐身能力或者不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的反舰导弹,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突破敌舰队防空网的概率极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