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尴尬处境-第2/4页





    等他察觉到危险的时候,距离第51特混舰队已经非常近了。

    或许,在遭到攻击之后,他才会猛然醒悟。

    就算小心谨慎,采取更加巧妙的战术,比如由空军的大型预警机提供协助,从而在不打破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动用舰载机执行侦察任务,也就有很大的可能发现埋伏在前方的第51特混舰队。那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最多不过是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跟梁夏舰队进行决战。

    因为斯塔克是早有准备,所以取胜的概率更大。

    现在的情况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未必在中转岛的西边,而且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很可能已经赶到。

    就算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中转岛西边,情况也不容乐观。

    两支特混舰队汇合之后,必然会挺进北东望洋。既然是寻找纽兰舰队进行决战,梁夏海军必然是倾巢而出,还会让空军全力以赴。那么在接下来的决战当中,充当攻击拳头的并非两支特混舰队。

    要论打击能力,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远远超过舰载攻击机。

    对此,斯塔克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道理也很简单,他就是纽兰海军当中,为数不多的支持发展轰炸机的少壮派军官当中的一个。

    至于原因,也非常简单。

    一支由20架B-52组成的轰炸机大队,能够飞到5000千米之外,用480枚射程600千米的空射反舰导弹发起攻击。要达到这个打击规模,需要10艘“提康”级巡洋舰或者6个舰载航空兵联队的120架重型舰载攻击机。很明显,不管是军方最关心的突击力度,还是国会预算委员会关心的效费比,轰炸机都是最优选择,而且在现有技术之下,没有哪种作战平台能够超越轰炸机。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才在BGM-109B,反舰型“战斧”导弹的基础上,独自投资研制了空射的AGM-109B。按照最初的计划,这种导弹将用来装备大型作战飞机,比如P-3C反潜巡逻机。

    可惜的是,在空军的反对下,空射型“战斧”没有能够获得国会拨款。

    在完成了全部测试之后,纽兰海军只能放弃研制空射巡航导弹的念头,转而跟空军进行合作。

    早在3年之前,海军就加入空军主导,覆盖了陆海空三军的“先进巡航导弹”项目。

    该项目对外代号为“沉默彩虹”,其目的是研制一种覆盖陆海空三军,能够由陆军的远程火箭炮、海军的重型舰载攻击机与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搭载使用,拥有多种任务能力的高速巡航导弹。

    最先确定,做为基础型号开发的是空军的反辐射型。

    虽然海军反舰型的优先级别要稍微低一些,但是在海军的采购项目中,该型导弹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如果该项目能顺利完成,这将是纽兰海军的首种超音速反舰导弹!

    在此之前,  AGM-84“鱼叉”与BGM-109B“战斧”,都是亚音速导弹,没有超音速突防能力。

    要说的话,这也是纽兰海军紧跟帝国海军步伐,处处学习梁夏海军的结果。

    进入导弹时代之后,梁夏海军凭借全球第一的强大实力,一直不是很在乎对海作战,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研制专门的反舰弹药,毕竟在战后,海洋上根本就不存在值得让梁夏海军大动干戈的对手。

    结果就是,在大战结束快20年,其他国家都已研制与装备反舰导弹之后,梁夏海军才回过神来。只是到这个时候,梁夏海军依然不是很重视反舰导弹,或者说对反舰导弹的性能没有太高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