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2/4页





    用外界的话说,帝国海军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积极出兵占领与控制东南地区,就是为了夺回全球最大的咖啡产地。

    当然,这其实是玩笑话。

    还没等白华伟品尝,值班的通信军官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刚收到的消息,海军司令部转发。

    空军出动的大型电子侦察机,在阿留群岛南面大约1000千米处,被纽兰海军的战斗机击落。

    所幸,那架大型电子侦察机在被击落之前发出了至关重要的报告。

    根据电子侦察机截获的电磁信号,执行拦截任务的是纽兰海军的F-14,还是在100多千米之外发射的导弹。关键是,有1架纽兰海军的E-2C在差不多400千米之外指挥F-14拦截了电子侦察机。

    其实,就是E-2C发现了电子侦察机,F-14才及时杀到。

    此外,电子侦察机在被击落之前,没有发现纽兰海军的战舰,也没截获由战舰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显然,纽兰舰队无法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

    如果离得足够的近,那么在帝国空军的电子侦察机出现之后,纽兰舰队就应该进入防空作战状态。哪怕需要让航母保持隐蔽,也得让防空战舰启动雷达,至少应该让前出的警戒舰做好战斗准备。

    任何一支舰队,特别是在进入高威胁海域之后,都会安排雷达警戒舰。

    在帝国海军中,一般是由通用驱逐舰,或者远洋护卫舰执行警戒任务。不是说这两种战舰更合适,而是防空巡洋舰太少,还是舰队的防空支柱,肯定得留在后面保护航母,不能轻易的前出冒险。

    通常,雷达警戒舰在舰队前方150千之外,跟前出的预警机协同作战。

    舰队指挥官往往会把雷达警戒舰部署威胁最大的方向上,且单独活动,从而扩大舰队防空的范围。

    只是,这并非雷达警戒舰存在的核心价值。

    这里,涉及到舰队防空作战。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雷达警戒舰是极为重要的防空力量,在舰队防空作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到战争后期,特别是在打击纽兰本土的作战行动当中,帝国海军的特混舰队里面往往有3到5艘配备了雷达,专门执行警戒任务的轻巡洋舰或大型驱逐舰。在作战使用当中,这些战舰几乎都是单独在舰队外围活动,最多会有反潜驱逐舰掩护,作战损失也一直居高不下。

    在数次大规模海战当中,雷达警戒舰都成了吸引敌人火力的磁铁,是航母战斗群里面名副其实的“敢死队员”。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舰载预警机问世。

    道理也很简单,舰载预警机也是用来执行防空警戒任务,而且飞得高、看得远,还有战斗机提供掩护,遇到威胁的时候能够转向规避或者撤退,不但作战效率远超雷达警戒舰,生存率也高得多。

    此后,帝国海军不再发展雷达警戒舰。

    准确的说,是在战术上,不再让防空战舰执行警戒任务。

    随着雷达技术进步,特别是由晶体管带来的小型化,雷达成为了标准装备,对空警戒就不再是某种战舰的专利。

    只是,在具体的作战使用中,雷达警戒舰依然有存在的价值。

    在过去几十年的舰队对抗演习中,帝国海军一直在摸索新的舰队交战战术,而雷达警戒舰在舰队决战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是大部分时候,不再是执行警戒任务,是执行欺骗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