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特种部队-第2/4页





    保留下的,就包括希纳菲耶的幼发拉底河大桥!

    此外,舟桥与浮桥需要定期维护。

    当然,舟桥的安全系数也不够高。

    总而言之,除非是在打下巴士X之后,从哈马尔湖北面进军,一直在幼发拉底河的北面向巴格X推进,不然就必须夺取一座大桥。

    可问题是,哈马尔湖北面是沼泽,只有几条质量很糟糕的低等级公路,而且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的那条公路还靠近边境,其中的一段离波伊国本土不到30千米,在远程火炮与火箭炮的打击范围之内。

    要命的是,哈马尔湖北面是两伊战争的主战场,在战争后期,也就是最后几年,还是伊拉克军队死战之地。

    这边遍布雷场,至今有上百万枚地雷没有清除。

    此外,1号高速公路在哈马尔湖南面!

    最理想的选择,其实是沿着1号高速公路推进,在纳西里耶的附近渡过幼发拉底河。

    可惜的是,在巴士X的伊拉克军队投降前,守卫纳西里耶的伊拉克军队就炸掉了幼发拉底河上的大桥。

    此外,还在北岸设置了防御阵地。

    至于塞马沃这边的大桥,在7月下旬就被联军炸毁。

    这是一座铁路与公路两用桥,而且在巴士X与巴格X之前只有这一条铁路,为了阻止敌人向南部地区增兵,所以在开战之后不久,联军就派攻击机,用激光制导炸弹炸毁了这座大桥的3号桥墩。

    此后,这座大桥就一直处于瘫痪状态。

    不然的话,第5陆战师在占领塞马沃之后就会过河,夺取与控制大桥北面的桥头堡。

    再往上游方向,就是希纳菲耶的那座大桥。

    虽然在9月底,也就是攻打巴格X的作战行动确定下来之后,丁镇南才选中了希纳菲耶大桥,但是早在一个多月之前的7月,丁镇南就有了夺桥的想法,联军才一直没有摧毁这座大桥。

    要说的话,希纳菲耶确实是一个较理想的渡河地点。

    希纳菲耶只是一座小镇,常住居民还不到5万,城区面积也就几平方千米,还远离人口众多的大城市。

    当然,问题也存在。

    从希纳菲耶出发只有一条路面状况非常的糟糕,只能让履带式车辆通过的山路通往北面的盖马斯。

    为了搞清楚这条山路的情况,丁镇南还找军情局帮过忙。

    经过反复侦查,最后才确认,这条山路只要进行必要的维护,就能让25吨以内的轮式车辆通行。

    当然,在少数路段需要派驻工程部队。

    关键还有,这条山路就只有大约30千米,因此就算要派驻工程部队,也不需要动用太多的兵力。

    只要妥善处理,就能解决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

    在希纳菲耶的上游,就是纳杰X。

    这是一座拥有数十万居民的中等城市,还是纳杰X省的省府,更是大巴格X地区的南方门户。

    显然,对于兵力有限的联军来说,必须尽量避开人口众多的城市。

    不说别的,只是占领控制纳杰X就得投入数千兵力。

    其实,越往北越靠近巴格X,渡河难度就越大。

    可见,希纳菲耶大桥就是需好的选择。

    正是如此,在持续了2个多月的空中打击当中,联军一直没对这座大桥下狠手,只是为了阻止伊拉克军队使用大桥,炸断了一截桥面,此后一直保持相当强度的压制,让大桥无法正常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