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全新视角-第2/5页





    显然,军火买卖本来就不是普通贸易。

    当然,去梵罗国的一年,让斯塔克看透了很多问题,而且得出了一个非常关键,很有影响的结论。

    在开始的时候,他就把这个结论讲了出来。

    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现代化战争,有远超过去任何一场战争的破坏力,因此现代战争的持续时间不会太久!

    像前两次全球大战那样,持续数年的局面,绝不会出现。

    第三次全球大战只能是,也必然是一场速决战!

    说得直接一点,几场决定性战役就能分出胜负。处于劣势的一方,哪怕拼尽全力也不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同样,哪怕处于有利地位的一方,也不可能轻松的取得全面胜利。

    这造就了一种局面。

    在开战之后的几场决定性战役打完后,只要能下得了台,那不管是获胜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都会考虑停战的选项。

    归根结底,战争并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达到目的采取的极端手段。

    如果通过停战也能达到目的,那就没必要继续打下去了。

    当然,这个观点也就意味着,和平时期为战争做的准备,也就是通常说的备战,将直接决定胜败。

    有了这个理论基础,也才有了具体的战略计划。

    重点只有一个:确定一个能够实现的目标。

    用斯塔克的话来说,就是以打一场全球大战的投入,来实现一个有限目标。

    这个有限目标,就是夺回霍瓦依群岛!

    落到战术层面,在最有利的时候主动发起进攻,与梁夏海军决一死战,并且夺回这座本来就属于纽兰共和国的群岛。

    此后,自然是转攻为守。

    至于大陆战场上的战斗,至于波沙湾,还有南方次大陆,其实跟纽兰共和国都没有必然关系。

    当然,也可以说这些方向都在为实现主要目的服务。

    只要夺回了霍瓦依群岛,就可以接受停战。

    关键还有,对梁夏帝国来说,丢掉霍瓦依群岛并不是一个可以让战争继续打下去的充足理由。

    也就是说,在丢掉了霍瓦依群岛之后,梁夏帝国同样可以跟纽兰共和国停战与讲和。

    到这一步,大战就能够宣告结束。

    其实,在去年,斯塔克的这套理论就已经获得了海军参谋长,以及几乎所有高级将领的认同,也由此上升为纽兰海军的核心战略,进而影响到纽兰共和国的总体战略,不然也不会让他来做报告。

    让斯塔克不爽的是,那些政治家反到不以为然,或者说觉得这种有限的胜利不值得进行全面动员。

    在斯塔克看来,这其实是政客的野心,以及赌徒心理在作祟。

    不做全面动员,能够击败称霸全球的梁夏帝国!?

    哪怕进行全面动员,也未必能够取胜。

    别说是拿国运作赌,哪怕只是一丝的侥幸心理,也必然会以惨败收场。

    一根烟抽完后,斯塔克也冷静了下来。

    别看那些联邦高官还抱有那么一点点幻想,可是看总体局面,留给这些政客的操作空间不会太大。

    海军已经按照预案,派出了所有航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