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改变打法-第2/5页





    可见,在帝国陆军的装备体系中,装备最多的其实是8毫米机枪,而且正在朝着通用机枪的方向发展。

    如果需要更凶猛的压制火力,可以选择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在装甲部队里,还有步兵战车上的30毫米机关炮,坦克上的125毫米滑膛炮,乃至各种口径的火炮。

    即便是在基层部队,也有82毫米迫击炮。

    哪怕是小分队作战,也还有不占编制的火箭筒,以及每个步兵班至少都有1具的枪挂榴弹发射器。

    这么一来,在装甲部队,其实没有必要装备13毫米大口径机枪。

    那么,就更加没有必要为了让坦克获得有限的防空火力,就额外准备一种弹药,加大后勤保障的负担。

    此外,大口径机枪的实战价值并不大。

    由武装直升机携带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射程都在5千米以上,别说是高射机枪,就算是小口径高射炮,射程也远远不够。

    根本就够不着,又有什么价值呢?

    在对付步兵的时候,大口径机枪未必比重机枪管用。

    受到射速限制,而且后坐力更大,大口径机枪对步兵的压制效果,还比不上重机枪。

    此外还有,大口径机枪的备弹量更少,火力持续性远不如重机枪,后勤保障的负担要大得多。

    在波伊战争中,帝国陆军的坦克兵就喜欢在炮塔顶部加装一挺重机枪,专门用来对付神出鬼没的步兵。

    为了提高对步兵的压制能力,部分坦克手甚至选择了加特林转管机枪。

    正是如此,ZT-99B在正常情况下能装载2万发8毫米枪弹,再携带4根备用枪管。只是在实战当中,坦克手一般会充分利用车体里面的空间,多带上一些枪弹,甚至会带上几支突击步枪。

    根据波伊战争,在复杂环境作战,对坦克威胁最大的其实是步兵!

    只要能够靠近坦克,一枚手榴弹就能摧毁坦克。

    做好准备之后,毋奇铁才回到炮长位置上。

    “先别急!”

    毋奇铁准备装填炮弹的时候,司徒麟提醒了他。

    外面,西骆沙的步兵已经爬到了离脊线不到1000米的地方,也没再继续前进,全都就地隐藏了起来。

    不出所料,他们在架设反坦克导弹发射器。

    等到这些步兵做好准备,西骆沙的装甲部队就会冲上来,引ZT-99B现身,为反坦克小组创造开火的机会。

    1000米,对反坦克导弹来说已经很近了。

    显然,敌人吸取了经验教训,而且发现只有重型反坦克导弹才能够打穿ZT-99B的正面装甲。

    可惜的是,敌人显然没有搞明白,ZT-99B的红外成像夜视仪不但能发现坦克,也能够发现步兵。

    只要夜空晴朗,对人员的观察距离超过了1500米。

    因为不太了解ZT-99B,所以西骆沙装甲部队的指挥官觉得,能够让反坦克小组悄悄的埋伏下来。

    “各单位注意,都尽量保持隐蔽。”

    说完这话,司徒麟拿起放在旁边架子上的突击步枪,迅速检查了一遍。

    真打起来,能钻出炮塔,对付逼近的步兵,就只有车长,因为在3名成员当中,驾驶员与炮长都分身乏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