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印信风波



    就在朝鲜朝廷内部产生分歧境内地区又出现民变之时,宋儒真这个带头起义并拥立王世子光海君的匪首。

    就在捕盗大将李镒的抓捕下给拿下,并在严刑拷打之后对其主要叛乱骨干进行了斩首处决。

    而此刻的王世子光海君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因为这些被斩首的人虽然都是盗贼的农民出身。

    但是却都是反感朝鲜宣祖,支持王世子光海君的有生力量。

    就在这股力量被消灭之后,王世子光海君就只剩下朝鲜朝廷中的诸位大臣们支持他了。

    而眼下为了激发朝鲜军民反抗倭寇的激情,再次汇聚民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就在谋臣尹斗寿给宣祖殿下的状启中,提到要在尹斗寿的命令下。

    指挥朝鲜各道的兵力进行最初的汇集,之后在对长期占据南部海岸的倭寇进行无情的攻击。

    所以此刻的宣祖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因为宣祖要同意了这个状启就等于默认了尹斗寿的决议。

    让朝鲜的军民汇聚一起,对南海岸的倭寇进行绝情打击。

    那样的话身在朝鲜的大明官军,必然会引起十分强烈的不满。

    因为此时作战只要朝鲜军民参与,并没有把那些一万多大明军兵放在眼里。

    更没有把那些一万多大明军兵的安危,放在宣祖的心上让那些大明军兵也陷入危险之中。

    而同意的话还可以收拢已经散落的民心,让朝鲜民心从王世子光海君的分朝中回到大朝来。

    可是一旦反对尹斗寿的话,那么就会落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骂名。

    更会使得朝鲜军民的民心全部都落入朝鲜分朝那里,那么反对的话只会让宣祖殿下处于更加孤立的状态。

    所以此刻陷入两难境地的宣祖正在沉思之时,帮宣祖殿下解围的金贵妃就出现了。

    金贵妃的出现为宣祖殿下出了一个更好的主意,让宣祖殿下对金贵妃当时是赞不绝口。

    因为金贵妃劝说让宣祖殿下默许尹斗寿的状启,然后即使出现问题和麻烦的话就要收回王世子光海君的印信。

    甚至于到时候要废除掉宣祖殿下不喜欢的王世子光海君,换成其他的王子来担任王世子一职。

    这样对于宣祖而言只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宣祖殿下暂时同意了金贵妃的建议,并称赞金贵妃的意见在什么时候都很重要。

    于是就在宣祖殿下的默许下,王世子光海君就开始汇集朝鲜军民兵力。

    准备针对南海岸的倭寇基地,进行绝情的反击并试图把倭寇们逼退到海上。

    而在朝鲜海上绝对是李舜臣的天下,因为倭寇海军在海上绝对是彻底失败的。

    所以只要陆地上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把所有倭寇都逼退到海上之后。

    那就由李舜臣在海上进行对倭寇的歼灭战役了,而李舜臣在此刻也在朝鲜的水军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首先李舜臣在水军内收留在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各地朝鲜难民。

    并让这些难民进行屯田耕种,等收成之后还分发粮食给难民。

    所以李舜臣虽然违背了朝鲜的祖制,但是却在短期内汇聚了不少的民心。

    其次李舜臣在水军军营中,进行了科举考试并在水军中积极推广柳成龙(赵坤)的免贱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