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琉球密报



    就当东海之滨的倭寇之国发生巨变之时,来自琉球国进贡的使团就来到了大明的都城北直隶。

    并在这个特殊的进贡使团中,有一位著名的琉球国王子。这位王子就是接到倭寇国主丰臣秀吉的国书,才赶往倭寇之国觐见倭寇国主的。

    当时还被倭寇国主丰臣秀吉勒索了两万两白银,以此用作进攻大明的粮草之用。

    而此次琉球国王子进入大明都城北直隶,见到大明天子万历皇帝陛下之后。

    就向万历皇帝奏请了密报,告知大明万历皇帝陛下倭寇之国即将入侵朝鲜攻打大明的确切消息。

    而此刻的万历皇帝陛下对倭寇国主的猖狂之言甚为恼怒,并下旨给当时的兵部尚书石星(刘伟华)大人。

    要所有大明所属的岛屿国家出兵,讨伐这个敢于公开声称对抗大明底线的倭寇小国。

    而琉球的历史就要说到大明初期的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臣出使琉球。

    在使臣携带的诏书中明显标注了琉球字迹,因此那些岛屿组成的国家才被公开称为琉球。

    而琉球这个国家的由来也是从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开始的,琉球称为国家也是由大明朱元璋皇帝陛下册封的。

    琉球国国王察度首先领下诏书,并拜诏书之后向大明国称臣。

    自此琉球国就像朝鲜一样成为了大明的藩属国,在此之后的历代琉球国王都请求大明册封。

    而这种君与臣的关系从大明初期开始,整整延续了五个世纪之久。

    而此刻的琉球还未被倭寇之国兼并,在大明时期琉球依然还属于大明的藩属国。

    而这种藩属国的君臣关系延续到大明万历时期时,却遭到了来自倭寇之国的空前挑战。

    倭寇国主丰臣秀吉还曾经派遣手下的领主,亲自出兵征讨过琉球国并要求琉球臣服于倭寇之国。

    再此次出兵征讨琉球事件之后,琉球实际上就有了两个上邦大国。既遵从大明王朝为上邦,又要听从倭寇之国的调遣认倭寇国同为君主国。

    这一个小国拥有两个君主国的现象,在历史中并不多见但是却真实反映了琉球的悲惨处境。

    面对着作为君父的大明王朝已经逐渐滑向衰亡的深渊,同样面对着正在蒸蒸日上并寻求不断变革的倭寇之国。

    多半是害怕倭寇征讨要多于对倭寇的所谓忠诚,可是大明在此刻又因为万历皇帝陛下的怠政。

    导致了大明逐渐被甩在了倭寇之国之后,因为此刻不思进取的大明已经基本没有皇帝可言。

    所有事务都是由那些大臣所把持着,地方上也出现了各种乱象。

    地方官员把持一方的实际控制权,给日后的叛乱造成了极好的机会和机遇。

    就在大明不思进取之时,倭寇国主却通过与世界各国的接触通商。

    正不断寻求着历史变革的方法,怎样才能使得倭寇之国变得更加强大。

    正当痛则思变的倭寇之国国主正有强大国家的想法之时,而此刻大明的万历皇帝却只知道在自己的寝宫和自己的妃子们做着无聊的游戏。

    这就是倭寇国主和大明皇帝的明显差别,与其说大明败在最后一个皇帝不如说大明的衰亡。

    实际是从万历皇帝开始的,是万历皇帝陛下为大明的彻底衰亡埋下了,一个不可逆转的亡国之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