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决战之前的决战(三)-第2/3页





    叶怀玺忽然想到了什么,然后认真的问叶怀袖道:“先生会不会因为我的身份,而不愿意认真的传授我什么?”

    叶怀袖摇了摇头道:“恰恰相反,若不是因为你是个……他怎么可能收你做弟子?他是个冷静的人,不会亲手教出来一个敌人。但你也应该能想到,他担心的是在你之后的草原可汗……”

    “在我之后的草原可汗?”

    叶怀玺一怔,随即明白了叶怀袖的意思。

    “你的先生可以让你变得出色,而你也可以让你的儿子变得出色。虽然你现在还小,但你自己也应该知道,你的使命只是一个过渡,让草原的可汗依然是阿史那家族的血脉。所以,当你的孩子将来继承了汗位,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可汗……他会不会对中原动兵?”

    “我明白了!”

    叶怀玺点了点头,眼神中是一种和年龄不相符的坚定:“其实我早就想好了,下一代可汗该如何选择。”

    叶怀袖没明白他的意思,但没有从他的眼神中看到敌意。

    叶怀玺笑了笑,在心中告诉自己。

    姐姐给我的,我再给回姐姐就是了。我之所以现在如此拼命的想要成熟起来,只不过是不想让姐姐一个人那么辛苦。

    这句话,他没有说。

    ……

    ……

    襄阳城外

    整个秦王军大营在经历了整整半日的嘈杂之后终于恢复了平静,所有人马被打散之后重新编队,韩世萼麾下的亲信人马那数万劲卒被李世民彻底分散开,一律编入前三军,这前三军,便是用来迎击梁军援兵的主力人马。

    李世民之所以有自信能战胜萧铣的援兵,其实并不是因为他自大。经历数年生死杀伐,李世民对局势的把握其实十分准确。只是因为性子里的卑微促生出来的傲然,有时候会让他失去理智。

    他的性格中存在着很矛盾的两个方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他在陇右老宅中独自成长的经历。

    他自觉卑微,所以又高傲。

    萧铣称梁王的时候,是他的实力膨胀到了极点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萧铣,麾下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大将。但自大唐武德元年的时候萧铣也称帝之后,这个兴盛的局面已经渐渐的走下坡路。

    因为手下诸将居功自傲,兵权军令多自断而非请示萧铣。这让萧铣有些担忧,于是开始裁撤将领收拢军权。这样的做法招致了他麾下边将和镇帅的不满,先后有人拥兵造反。萧铣数次亲征,尽斩叛将,但实力却也大损。再之后,他派大将杨道生率军攻打陕州,被陕州刺史许绍击溃,兵死者十之六七,梁军实力再损。

    在此之后,梁军中众将多有叛逃者。说起来,他为梁王时候那四十万精兵,那数十名战将,如今剩下的屈指可数。

    在襄阳城里,最初辅佐他部将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戍卫将军周放吾,一个兵部尚书田文镜。派出去南征的统帅也是他的亲信部将,名叫许玄彻。行军长史郭华,冠军大将军南征副帅郑文秀。这几人,是萧铣如今之依仗。

    自诸将先后叛乱,梁军自相残杀,四十万精锐其实已经损失了大半,后来招募的人马远不及当初的老兵善战。

    这才是李世民笃定的认为,他能战胜萧铣的缘故。

    在李世民的军帐中,看着面前的舆图李世民说话的声音中有压制不住的激动。

    “若此战得胜,梁国便算灭了九分!”

    他看向尉迟恭问道:“前三军,由尉迟指挥……尉迟,你身上伤势颇重,可还能再战否?”

    “臣虽然只有一身蛮力,但怎敢不尽力而为!”

    尉迟恭抱拳道。

    “嗣十三……孤再给你一万精骑,以你为奇兵……尉迟正面迎敌,而你则偷袭梁军援兵之后路。焚烧其辎重,杀散其步卒。成败,多在你身上。”

    “末将惶恐,恐难胜任。”

    嗣十三垂首道。

    “孤信得过你!”

    李世民拍了拍嗣十三的肩膀说道:“你有这个能力。”

    他眼神希冀的说道:“虽然你初在孤帐下做事,但只你轻骑突杀韩世萼这一战,孤就知道你能做好这件事,与梁军援兵之决战,若是你能立下大功……便是你想着回去李道宗那边,孤也是不准的。孤进襄阳城,便要封你一个国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