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败象-第2/2页





    元军在收缩宋军却在扩张,但是在扩张的过程中,赵天佑也面临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随着疆域城池不断的收复,宋军最关键的武器,就是火器营的大炮,铸造的速度不慢,但是也供应不上各地如饥似渴的需求。

    哪一为城池的守将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请求火器营援助协防,哪怕只派几百人带上十门大炮入驻,也能够威慑在附近的元军,为当地的军民百姓壮胆。

    三五个城池按照现在火器营已经扩编的队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宋军收复失地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小州县都想要大炮进驻,那怎么可能满足得了。

    这时候有文官建议,把香港岛上的铸炮工坊技术人员迁到岸上,并且广收学徒扩大规模,增加生产线扩大产能,争取在每一座州府城墙上都布满大炮才会满足。

    这点赵天佑倒不是很担心,铸炮工艺只是个力气活,传出去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人家伯颜铸的那几门万斤大炮,就相当有水准,从牢固程度上还要强于红夷大炮,不过那个分量耗费的那些生铁,再不牢固就没天理了。

    大炮的真正核心技术在于开花炮弹的制作工艺,炮弹的生产线和技术人员,赵天佑永远不会让他们离开香港岛的,也绝对不会向外泄露一点点的机密。

    这个跨时代可以扭转世界格局的东西,一定要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里,绝对不能超出自己的掌控,因为赵天佑不知道,那样会给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和变故。

    香港岛经过这么久爆发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有规模的独立生活区域,好比炼焦炼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大浦码头区域,而作商贸区域修建商铺库房的是湾仔码头。

    最为关键的火药和开花弹的制作工坊,则安排在军力驻守严密的九龙城一带,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周边的人口和生活配套的设施越来越完善,整个香港岛上的居住的已经超过十万人,已经形成一个围绕在钢铁和火药军工行业的城市。

    本书来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