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羡煞不来



    江柳愖先是一怔,然后扬手回到:“吾腹中乃是经纶与墨水,王兄羡煞不来。”

    他此言一出,在场众位学子纷纷大笑起来。

    许伯也是随之一笑,道:“老仆就不打扰诸位公子读书了,请公子们快快用餐吧。”

    藏书楼中笑声清爽,沈康凝眸看着眼前的一切,不自觉的扬唇而笑。一个巨大的计划,在他心中渐渐成型。

    为了将来的科举路更加顺畅,为了能够早日有能力改变历史。

    这趟游学之路,他,要扬名天下。

    扬名天下,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十分的不易。要曲意逢迎当朝陛下的圣心,要让满朝文武皆知晓他沈康的名字,要让士林中人敬佩他的雄心壮志。

    他要绘一幅海上沧浪,绘一幅壮美河山,绘尽所见所闻。

    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埋首去看手中的书册。

    夜深了,学子们一个个离开藏书楼,江柳愖也熬不住了,张着迷蒙的双眼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问道:“这念书也非一蹴而就,咱今儿就到此处,回攸居吧。”

    王麓操也觉得脖颈僵硬了,略微点头道:“走吧。”

    沈康站起身来,也忍不住打了个哈欠,道:“明日继续。”

    多日以来的劳累,让江柳愖产生了无限的惧怕,甚至于惧怕太阳升起,因为,那说明,又一个奋斗不息的日子即将来临。

    他心中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又深深的感激着王麓操与沈康等人,若无他们一同杨帆,他那会如此竭尽全力?

    人活着,最开怀的事情,不就是有目标,并为之倾尽全力的奋斗么?

    三个少年走在幽静的小路上,各自陷入了沉思。

    沈康很感谢他们,在他最艰难的这几年,能够和他们同舟共济。人生若能得一二知己,才不枉来人世走一遭。

    王麓操淡然依旧,道:“若来日你我年过古稀,仍能回到书院来,再走一走今日走过的路,便是人生少有的喜乐之事了。”

    江柳愖大笑:“哈哈哈。”然后咧着嘴道:“这有何难?你说呢沈康?”他转眸看向沈康。

    沈康笃定的点点头,道:“愿为一生至交,待青丝变为白头,咱们还能如今日一般。”

    攸居门口,三人的小厮书童提着灯笼等在门口。

    刘术一看见几人身影,连忙笑了笑,转眸对武阳等人道:“总算是回来了。”

    武阳笑道:“走,咱近前接接公子去。”

    几个小厮笑着上前,各自为自家主人取下书袋,刘术问道:“公子,您累不累?”

    沈康笑道:“累。”

    刘术接着道:“魏无败去柴房烧了热水,公子可沐浴一番,再去如睡。”

    “辛苦你们了。”沈康回道,然后又问:“爹娘回村里了么?”

    “是啊。”刘术笑道:“老爷夫人还是住不惯县里,说这大冷的天儿,就得将家中火炕烧得暖暖的,然后在炕头上摆几样干果,和村邻们聊聊家长里短,那才叫日子呢。”

    沈康闻言微笑,道:“如此也好,二老高兴就行。”

    江柳愖闻言,道:“诶?沈康,我家在山上有座山庄,若是伯父伯母喜欢居住,可以搬过去长住。”

    沈康笑道:“不麻烦了,我家爹娘就是恋家,除了家里的那座院子,遑论是皇宫大殿,也一样是住不惯的。”

    王麓操道:“真是淳朴。有了稻蟹种养之法,家家户户收入颇丰,你家中连种两载,连县城中的屋子也买得,二老却仍然留恋故土,怎一个淳朴能道尽?”

    江柳愖笑道:“那是,养浩与沈康这脾气秉性,必定要有如此淳朴积善之家为背景。你听那些高门子弟经常将“寒门难出贵子”挂在口上。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大部分寒门之人皆是有许多令人不齿的通病?甚么贪图便宜,心智不坚,没得叫人看不起,那都是往小了说。咱们西平县前面那位县尊大人,也是出身寒门,一步步走上来的。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贪图钱财,昧着良心的做事,最后死在了钱眼儿里。”

    难得江柳愖如此长篇大论,王麓操笑道:“你倒是看的透彻?”

    江柳愖又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摆摆手道:“不说了,不说了,我得回去睡了。”然后喊道:“武阳,将本公子那套蚕丝被拿出来,昨日那床棉花锦被太过厚重,压得本公子做了一宿的噩梦,下次做事小心着,否则,扣月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