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等山雨



    道士道:“师父,这这是作甚,您当真要舍下常春观了?”

    玄一面带笑意,回道:“大千世界任我游,为师要出远门了。”

    道士怯怯的看着枯井,道:“可您是常春观的观主,即便远游,常春观在,您也有归处啊。”

    玄一轻笑,只要学会点石成金,大房大屋任他买来,何必在这道观委屈着?

    他道:“打开石头,将尸首抬出来。”

    两个道士互相看了一眼,各自咽了口唾沫。这井里的人本是个腰缠万贯的富商,路过常春观时露了富,玄一多次索要钱财,富商却不肯施舍。

    一气之下,玄一伙同在场这两个道士,谋财害命,扔到了这枯井之中。

    如今已然过去数年,若非玄一执意要离开常春观,这件事情也不会被翻出来。

    两个道士哪里敢忤逆玄一的意思,只能一人拉着麻绳,一人下到井中去抬尸首。

    道士下到井底,一股恶臭味儿直冲鼻腔,他虽心中害怕,却忍不住朝着尸首看去。

    因为环境不够干燥,这具尸体表面已然油脂化,高度腐烂的尸体上依稀可见当年这人穿着的布衣裳花纹。

    玄一扒在井口问道:“仔细查查,他身上还有没有什么物件?”

    道士不敢张口说话,更加不敢呼吸,忍着恶心与恐惧,闭着眼睛胡乱的将手伸了过去摸索一番。

    当年早已被洗劫一空的富商哪里还有什么东西?道士心中暗骂玄一,朝上面喊道:“没有!”

    玄一狐疑着,照沈康的话,那座鎏金器座上应该还有一颗明珠之类的东西,怎么没有呢?

    许是在别处,并未带在身上吧。玄一不做他想,对一旁的道士道:“拉他上来。”

    “是。”道士低头回答。

    玄一负手道:“将他扔到后山去埋了。”

    “何不直接烧掉,毁尸灭迹啊?”道士问。

    玄一捋着过脐长须,笑道:“烧了?冒了烟不惹人怀疑?让你埋了便埋了,费甚的话。”

    “是是是,还是师父想的周到。”

    玄一做着美梦,他想,只要学会了点石成金之术,将来他可以买下一整座山,买千亩良田,买百八十个娇妻美妾,儿孙满堂,吃遍山珍海味,天下哪还有比这更美的事呢?

    当日夜里,山下的村民正准备安寝,却听到院里传来了“咚”的一声重响。秋夜中,常有山上的野物下山来觅食。

    炕上的女人坐起身来,推推身边的男人:“快去瞧瞧,别是狼来叼鸡了。”

    男人睡眼惺忪的打个哈欠,走出门去,借着月光瞧见地上有一个包袱,他四下看看,隔壁邻居老叟也走出门来了。

    老叟隔着墙问:“我听外头有声儿?”

    男人道:“是啊!我也听得了。院里有个东西。”

    老叟低头去看:“咦?”

    “老叔,怎地了?”

    老叟顿了顿,如痴傻一般讷讷的道:“银,银子!”

    男人闻听此言赶紧跑了过去,两手扒着院墙,只见老叟傻坐在地上,手捧着一个包袱,有银锭子散落在地上。

    这时候,又有几家传来了惊呼声,惊喜的叫声哭声骤然传遍了山村。

    “多谢财神爷啊!”

    “财神爷赐宝啦!”

    “财神爷显灵啦!”

    “呜呜呜,爹,咱家有钱了,有钱了,可以给娘医病了。”

    “是啊,是啊,你娘有救了!”

    躲在不远处的刘术眼见着这幅情景,心中百感交集。读书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这些百姓哪里来得及学“渔”救急呢?

    有了这些银子,病中的人可以医病早日康复,老无所养之人可以温饱,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去读书识字,农户人家可以买来耕牛。

    又是年下,金明山下的人们,能过一个欢欢喜喜的年,能吃上包着肥猪肉的饺子,这就是普通人最大的幸福啊!

    他长呼了一口气,转身离开,消失在黑夜之中。

    沈康独坐在屋里练字,烛火并不能将房间照得通明,写久了,眼睛免不得发酸。他端着手腕,在宣纸上一笔一划,写下一个“静”字。

    “三郎,的回来了。”刘术在门外轻声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