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送行



    第二天,一家人都赶到镇上送别徐锦峰,连济世堂的汤老板都特意前来送行。

    福瑞堂门口站了许多来送行的家眷,有人脸上带着离愁,有人脸上带着希冀,也有人趁人不备,偷偷转身擦掉眼泪。

    这多半是些年轻夫妻,而老人们则都是殷殷叮嘱,生怕少备了些什么让远去的游子受了委屈。

    此时此刻,蓝小雨也才终于生起一丝不舍的离愁,眼含着泪花将行囊交给徐锦峰。

    “早去早回。”哽咽许久,最终也只说出这四个字。

    “等我回来。”

    而徐锦峰看到蓝小雨不舍的模样,心里也是一阵难过,若不是大庭广众,他真想将她搂进怀里好好安慰一番。

    “锦峰啊,出门在外,自己要保重。遇事不要强出头,到了京城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汤老板的举荐!”

    徐泰和济世堂汤老板走过来,不放心的又嘱咐道。

    “是!锦峰会谨记爹爹的话,还有汤老板的恩情!”

    徐锦峰将包袱背在身后,拱手向两位长辈致意。

    “锦峰,到了京城若有什么难处就去找这个人,他会给你帮助的!”

    汤老板将一个信封交给徐锦峰,然后解释道:“这是我在京城的一个朋友,我已经修书给他,让他费心照顾你一下。”

    “汤老板,多谢大恩!请受锦峰一拜!”

    徐锦峰恭敬的对汤老板施了一礼,汤老板连忙扶住他道:“不必不必!你在我济世堂做了这么多年,给我也带来不少便利,这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

    “汤老板,这次锦峰能去京城多亏了您,小雨再次多谢您!以后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我虽是一介农女,可若是能帮上的,一定不推辞!”

    蓝小雨走过来,站在徐锦峰身旁,也是恭恭敬敬施了一礼。

    “好好!”汤老板笑了笑,转头对徐泰道:“你这儿媳也是个好姑娘,又漂亮又能干,还通情达理!锦峰能有这样的贤内助,将来的前途必定不可限量啊!”

    “借您吉言!借您吉言!”徐泰也连忙拱手。

    “大家都听好了!五人一组,排队上马车!”

    正说着,那最爱穿红挂绿的周牙婆子站到台阶上大声呦喝了起来,众人纷纷看向她。

    “大家注意了!注意了啊!这次去京城路途遥远,大家都要守规矩不能随便乱跑,离开马车!现在听我的吩咐,五人一组上马车!记住,黄色顶棚的马车是雇佣工,绿色顶棚的马车是福瑞堂的学徒,不要上错车啊!”

    周牙婆子挥舞着手臂指挥着众人陆续上了马车。

    徐锦峰再次看了蓝小雨和其他人一眼,这才转身往马车走去。

    “哥,别忘了写家书啊!”

    徐锦林望着大哥的背影,哽咽着挥着手。而一旁早已经泪流满面的徐泰和蓝小雨也是情不自禁的抬起手,用力的挥动着。

    “锦峰,保重啊!”

    徐锦峰走到马车前回头望了望送别的家人,终于还是强忍着泪水钻进了马车里。

    七辆马车陆续的启程上路了,也带着所有亲人的离愁。

    徐锦峰走后,徐家变得冷清了许多。为了贴补家用,徐泰准备到镇上私塾去授课,不过却被蓝小雨拦下了。

    她拿出徐锦峰留下来的银子,要交给徐泰,可徐泰说什么也不接,只说让小雨打理家里的一切就好。

    蓝小雨将银子分做几份,一份给徐泰买了补药,一份买了些家用的米面粮油,还有一份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徐锦峰走了,家里没有了收入,蓝小雨并不打算光靠着徐锦峰留下来的银子过活。她打算等过了年就去镇上找份短工做做,也好有个收入。

    乡村过年并没有那么热闹,因为粮荒家家都拮据的发窘,走亲戚的也不多。

    初一早上,蓝小雨做了顿肉馅包子算是应了应景。徐锦峰不在,自己也不能少了规矩,吃饭前给徐泰磕了个头,拜了年,看到徐泰眼含泪花,又想起出远门的徐锦峰,心中不免又是一阵感慨。

    初二蓝小雨回了趟娘家,看到二叔的腿已经好了,二婶规规矩矩的没欺负爹娘,也就放下心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