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试题泄露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寒门苦读多年,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可谓千人踩,着实难得。

    何昀慢条斯理地阅卷,别人抓耳挠腮,左思右想,他却像是没什么感觉似的,依旧不紧不慢,甚至还揭开手边的食盒,吃起了糕点。

    糕点是叶瑾夏派人送过来的,预祝他高中状元。

    这段时间,叶瑾夏、秦湛与靖王,助他良多,也都报以希望。

    何昀捻了一块梅花馔,香糯绵软,入口即化,甜而不腻,果真是佳品。

    下次遇上了得问问是哪家铺子的糕点。

    偶有巡考者,见他这般,都露出一个不以为然的表情,颇有些痛心疾首。

    贡院中起了骚动,是监考处的动静,不大但也有不少人注意到了。

    何昀虽说极力保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但这里的动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了,莫不是舞弊被发现了?

    突然,一声铃响。

    不知是谁敲响了贡院的铜锣,这个铜锣是用来报时的,当然还能传递消息,但现在时候明显未到,显然是有大事要宣布。

    崔渲匆匆离开贡院入宫求见景泰帝,正如叶瑾夏猜测,确实是科举考试出了问题,试题泄露。

    科举考试制度严明,赏罚也相当分明,一旦发现作弊者,剥夺考试机会,三年不得参加考试,严重者终身都不得入考场,更严重者株连九族,可见对作弊一事,态度有多端正严苛。

    如今出现试题泄露之事,座师自然是坐不住了。

    崔渲先行去禀报景泰帝,剩下的几位考官,连同左相杜庭松在内,都在紧急商议当如何处理。

    散去重考定是不合理的,这对许多考生不公平,甚至会引起群情激愤,届时,他们几位考官都逃不掉,严重时可是会掉脑袋的。

    卸官倒是其次,若真的撑不住,只有以死谢罪,为了一件自己没做过而且极有可能就是针对他们而设计的阴谋送命,这也太憋屈了,至少得晓得究竟是何人在背后下绊子,然后把他们也都拉下马才能真正出一口气。

    最终商议的结果就是崔渲进宫面圣,而他们——改题!

    原本选题是《论语·卫灵公》,现在临时将题换成《论语·颜渊》。

    若是真才实学,怎么写不出来?

    虽说此举也会造成不小的骚动,可总比大暴乱要好,而且现下基本无人动笔写文,也不存在浪费了多少时间。

    何昀看到新的题,除了最开始有一时的惊讶之外,很快就平复心情,审题、破题。

    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

    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

    “破题”用两个句子说破题目要义;“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的中心。

    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若不是将四书五经的要义背得滚瓜烂熟,不管截哪一段出来都能准确而迅速地找出其含义,并且有着足够熟练成熟且丰富的文笔,在这样千人踩的考试中很难出彩。

    苦读十年,只在一朝。

    何昀思考片刻,动笔写下第一句话——标题《百姓足,孰与不足》

    而后破题目要义——“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迄今为止,霜冻雪灾尚未完全解决,带来的伤害更是颠沛流离,灾民无数,取这道题,倒是应景得很。

    何昀心中赞叹了一声,才思如泉涌。

    提笔蘸墨,蝇头小楷,干净整洁又不失风骨,灵动飘逸,看着很赏心悦目。

    “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

    吾知藏诸闾阎者,君皆得而有之,不必归之府库,而后为吾财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