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掌 神掌真意-第2/8页





    再进一步连理性与清明都继续淡去,没了具体的观念与想法,却又并非完全没有思维,而是进入一种非想而又非非想的禅定。正所谓: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

    “这就是神掌第五式——‘迎佛西天’了?相比前四式,第五式神掌起果然全面蜕变进入一个新境界!”

    以身试招,王宗超已全盘试出这一式如来神掌的奥秘与厉害——传说中佛祖圆寂之际,漫天诸神前往恭迎佛祖前往西天极乐。但佛祖之影却道“众生未度,岂可自行解脱”,缠住佛祖,阻其前往。诸神之首的大梵天见此情形,便抛下一法锥,将佛影钉在地上,佛祖才得以顺利解脱飞升西天。此佛经故事之中,所谓“迎佛”,迎的也只是佛祖,而代表佛祖的执念以及与尘世因果宿缘的佛影,却是必须割舍留下的!

    此处又不得不提到佛教的世界观:由下而上,从有着具体物质形态以及情感欲望、因果业力的欲界,到清净离欲,但仍有具体的身躯、景色的色界,进而上升到没了固定的形体物质,除灭一切与物质外境相关的感受与思维,作无色定的无色界,一步步到达极静极妙极空之境界,方有可能超脱三界,得证正果。这个过程,可以视为佛教世界观独有的,由有到空的一大修行晋升维度。

    而“迎佛西天”这一招打在对手身上,爆发的力量却是等同于炸开这个虚拟维度,在一瞬间将对手的色、受、想、行、识诸般如同重影般依序过滤分化,如同外魔般排斥打出体外,让对手在瞬间得以体验成就无色界天人,无限接近佛陀的大解脱、大极乐感受。

    不过大解脱、大极乐之感毕竟只在瞬间,下一瞬,王宗超就感到因“迎佛西天”暂时分离摆脱的色、受、想、行、识诸般业障若雪崩反噬,仿佛刚刚被高高捧上天而又一下重重摔落地,又像刚刚超脱污浊尘世得享清净,而又突然间身陷泥淖粪坑灌了个满口满腹不可自拔,一时五蕴炽盛,百念纷呈,本心昏昧,诸业缠身,真气鼓沸,气血逆行……

    “迎佛西天”造成的假象毕竟并非通过正法修行而获得的稳固境界,积累深厚的佛修或许有可能借此顿悟精进,但佛法根基越是浅薄者,执念越深,业力越重者,越是会被瞬间压垮!无论是武者贪求功力与名利,枭雄贪求权势,智者贪求知识与名望,乃至凡夫俗人贪财贪色,越贪越执越会自食其果,换句话说,这是一式借对手所贪所有,所执所欲的一切来反噬摧垮自己的神技。

    发出“迎佛西天”的圣僧已修成“七识通”,相比刚刚灌顶成就“六识通”的李世民高出何止一筹,又借对应法器打出“迎佛西天”,普天之下,又有屈指几人能够接下?

    “难怪这个时代只有前四式神掌现世,第五式哪怕是巅峰状态朝阳也难免一触即溃。话说,朝阳的血苍穹气机消散了,虽然逼得李世民动用一式‘金顶佛灯’,但终究难逃天命注定的败亡下场……”彼此境界毕竟大有差距,王宗超中掌之后还若无其事地分神关注李世民与朝阳的战局,而中掌的身形则在一连串光影重叠之中,渐渐显化出一盏飘摇而不灭的灯火。火中似见业障重重红尘纷扰,但却始终无法遮蔽光明覆灭火光,而是只能成为灯火的燃料。只要火光不灭,就能不断焚炼邪崇污浊化为祥和明净,越来越透出圆满、无碍、长存不灭之意。

    “佛光初现”,只是明心见性之始,而到了“金顶佛灯”,于心中点燃心火,才能长明不灭,时时照亮自性,炼化杂念黯垢,直至内外身心净如琉璃;而传法之时,又能成为心心相传的传心薪火;对敌之时,则成为引燃对手恶业的红莲业火。灯火不灭,自心不坠,诸邪莫侵,正法永存。虽理论上只是神掌第二式,但若境界足够高深,以此应对第五式“迎佛西天”的激浊扬清,也并非不可能!

    而在“迎佛西天”无功的同时,另一名圣僧已毫不犹豫将手中一件质若琉璃的九瓣莲台高高托起,一推一震之间,便有无量光芒呈莲状从中迸发,无有不至,无远弗近,包罗无垠,向王宗超当头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