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兄长不与穷人做朋友的-第2/3页





    只见那少年说着,却话锋一转,“既然兄长有那么大的本事,不知道兄长有没有去应天府做事的打算呢?”

    这话虽然很客气,又是从一少年嘴里说出来的,但是却隐隐约约给人一种大人物邀请的真诚。

    这小家伙长大了势必是人中龙凤啊!只是朱沐时自己怎么没听说过。

    朱振连续猜测了好几位人物,结果都对不上,最后总结,应该是朱元璋的某位义子,最后战死沙场,所以没有名留青史。

    朱振想了想,可又想起朱元璋的凶残手段,最后只得假装慨叹道:“家中尚有老幼,需要供养,况且我如今年幼,上战场厮杀难以持久,牧民一方又缺乏经验,所以只能暂时在家提升自己了。”

    朱沐时面带微笑听着,这种姿态非常具备上位者的气势,这种气势是胡大海那种出身平民的家伙不具备的,这让朱振心里难免有些羡慕。

    朱沐时笑着说道:“我也有心为国公效力,奈何年少,跟兄长一般,只是努力学习本事,却也未曾出仕,如此说来,我们还是很像的。不过为国公效力不一定要有勇力,出谋划策也是一样的。我听闻最近应天府议论纷纷,大家都说张士诚富裕而兵弱,认为我们该先去讨伐张士诚,夺取其钱粮,然后坐拥钱粮,再与陈友谅一较高下,不知道兄长如何看?”

    朱振蘸着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个圈,大致和吴国公治下的辖区差不多,最后在左右画了两个锋利的三角形,陈友谅大一些,张士诚小一些。然后周围又画了若干小的三角形,最后划了一条线代表长江,抬头看着朱沐时。

    朱沐时皱眉,用说敲打着桌子,许久才说道:“兄长的意思是,要集中力量攻打最强大的敌人,然后再消灭弱者?”

    “然也!”

    朱振又把应天府的圈画的大了一些,然而陈友谅的三角形却比朱元璋的范围更大,说道:“如果我们先灭张士诚,那么会消耗我们的军力和钱粮,到时候消耗地盘也需要时间,可是到时候陈友谅势必会成为一股庞然大物,到时候陈友谅顺着长江,顺流而下,谁能抵挡?”

    朱振的脸上一脸玩味,“兄弟,莫要担忧,吴国公府有李善长和刘伯温等大贤,势必会做出最优的选择的。”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可是伟大的马克老先生说的。要知道有明一朝,朱允炆就是因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先解决那些刺要的,没有实力的君王,最后再准备解决朱棣的时候,才被朱棣一箭穿心给绝杀的。

    朱沐时有些疑惑道:“兄长,如果我们攻打陈友谅的话,是逆流而上,我们又没有战船,到时候如何打得过他们?”

    没有船,逆流而上,如何打得过陈友谅?这是应天府目前面对的重大问题。

    朱振看着朱沐时担忧的神色,笑道:“无妨,没有到没有枪可以从敌人手里拿,没有船没有炮,也可以让敌人给我们造。”

    毕竟年轻,朱沐时震惊道:“兄长,这是何意?敌人为什么要资助我们?”

    “这问题啊,你得去问伯温先生,我可不敢胡说八道。那个兄弟,兄长茶水喝的有些多谢,先去更衣,稍待。”外面的异动引起了朱振的注意,原来朱沐时来到朱振这半响过后,工棚外就来了几位护院,从他们警惕的眼神,朱振可以感觉出来,那几个人不是弱者。

    穿好衣物,从厕所出来,朱振看着朱沐时还对着桌子认真思索着,他把桌子上的痕迹一把抹掉,“好啦,这种大事儿,自然有大人们糟心,我们这等年轻人,还是多玩乐为好。”

    朱沐时的脸上难得的有了几分认真和严肃,“兄长,你有这等高见,应该去国公府担任谋士,留在乡间实在是浪费你的才华。甘罗十二岁拜相,你也不算年轻了。”

    朱振拍了拍朱沐时的肩膀,“弟弟,你知道么?陈友谅有多强大么?但是聪明人会明白,陈友谅不得不打,到时候会死很多人!我去做谋士,势必要与国公一起上战场的,我还没给我家老爷子传宗接代,若是死在战场上,那太不孝顺了。”

    朱沐时大惊道:“兄长,你是说我们跟陈友谅会打的很艰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