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君臣之礼-第2/3页





    大顺诸将大多出身草莽,对繁文缛节并不熟悉,听这太监说得义正词严,便齐齐跪地祝贺,生怕在这等重要时候惹出了笑话。

    刘宗敏虽不想下拜,但也不敢一人站着,只好随大家一起跪拜,只是心中余怒未消,并不说贺词。

    见大家在门口恭贺自己入城,李自成哈哈一笑,心满意足的走进皇城。

    中门不长,李自成却走得很慢,这种万人之上、俯视众生的感觉让他很是享受。

    不错,他是大顺永昌皇帝,是天下之主,理应唯我独尊,不能和别人分享这等威风。他有些后悔以前和刘宗敏等大顺诸将太过亲密,以至于大家经常嘻嘻哈哈,完全不当自己是皇帝。

    除了李岩和牛金星对自己毕恭毕敬外,其他人虽然在重大场合也给自己行礼,但是总少了几分恭顺之处。说到兴奋处,便勾肩搭背,有时候还提起自己以前闹的笑话,让他颇为尴尬。

    他自己虽不想称帝,但多少有些不悦,只是念在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尤其是刘宗敏,自起兵之日就跟着他,就算自己被孙承宗打得仅剩下十八人,困在商洛山中,也从不怀疑自己。他也不愿伤了这帮弟兄的面子,有时虽不满意,笑骂一番,也就过去了,只是心里总是不舒服。

    牛金星心思敏捷,似乎知道他的不悦,在朝堂之上也提到过大家应恪守君臣之礼。只是牛金星也像他一样,和这些兄弟朝夕相处,虽是丞相,有些话也不便明说,此事便不了了之。

    有一次大家议事时,无意中说起以前起兵的事情,有个和他一起起兵的同乡——那时已成为他手下大将——无意中叫他的小名黄来儿,引得大家一阵发笑。

    他心下大怒,却没有当场发作,不愿背个不念旧情的骂名,后来正好这人吃了败仗,他一反常态以军法将此人处斩。

    这事发生后,有些聪明的将领隐约觉察到他的心事,刘芳亮、田见秀自此对他毕恭毕敬。只是还有些象刘宗敏、郝摇旗、高一功这样大大咧咧的人依然糊里糊涂,好在开玩笑的情况便少了一些,至少没人敢当面叫他的小名了。

    事后他也隐约听到军中有人抱怨过自己心狠手辣,不顾兄弟情谊。他见那名将领的家人哭得伤心,又想起旧日情分,颇有些后悔,便将那人一家当自己家人一般供养,以后便不再提及此事。

    刚才王德化忽然提及君臣之礼,又勾起他的心事,他便借此机会发作一番,一来是杀鸡给猴看,二来也避免和刘宗敏直接冲突,伤了大家感情。

    见全场跪服,他很满意自己的表现。他性格直爽,不喜欢拘礼当然没问题,但其他人必须懂规矩。自己兄弟杀了可惜,杀这些无关紧要的人以儆效尤倒是无妨。

    他忽然想明白了,有些不便说的话和不方便做的事情,可以让王德化这些奴才出面,自己只需袖手旁观。以后就算有什么事,也可推到王德化身上,一刀杀了便是,于自己名声无碍。从今天开始,他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帝王,做九五之尊,号令天下。

    赵君虎混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幕心中一叹,虽觉这名官员不忠,总是有些同情,同时也牢牢记住了王德化。

    待李自成走进皇城,这支队伍才分开从两边的四门进入皇城,老百姓自然被大顺士兵拦在皇城之外。

    他们不知道自己可以为王朝兴替欢呼雀跃,只是无论如何改朝换代,除非自己起兵造反,否则永远只是这个游戏中最底层的棋子,根本无法参与利益分配。运气好的话,遇上太平盛世能平平安安活下去已经很幸福了。如果碰到明君,减点赋税改善下生活水平便是走了大运。

    进入皇城,左右两边便是太庙和天坛,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显得肃穆庄严,见证着一段岁月变迁、人间悲欢。

    大顺士兵几时见过皇城这等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忍不住想一哄而散,到处见识一番,却不敢轻举妄动。

    见李自成走近午门,之前入城护卫皇宫的大顺士兵连忙下跪行礼。

    王承恩看着高大的午门,这是他无比熟悉的地方,想不到又回来了。他看了赵君虎一眼,却见赵君虎面无表情,跟着队伍匆匆走进紫禁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