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2/3页



    张煌言和金无恨连声答应,赵君虎却道:“不过,朕刚才听两位所言,一个打算自组义军,一个要投靠福王,却是为何?”

    张煌言抢先道:“草民听说陛下战死沙场,一时也不知道该投靠谁,才出此下策。陛下在山海关拼死抵抗鞑子,草民自当誓死追随。”

    赵君虎很满意他的回答,看向金无恨。

    金无恨道:“小人虽迫于无奈,投了大顺,但一心盼望王师收服失地,只是方才不敢确信陛下身份,才说出投奔福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望陛下恕罪。”

    “好,朕相信你们绝无二心,待朕重登大宝,必有封赏。”赵君虎其实并不怀疑二人,张煌言自不必说,金无恨要对他不利,早就动手了,也不会等到此时。不过这一路经历的事情太多,还是谨慎些为妙,便出言试探一番,暗暗观察他们神色,见没什么异样方才放心,再以高官厚禄吸引,给自己加上一道保险。

    金无恨喜道:“多谢陛下。”

    张煌言却道:“大丈夫当青史留名,小人并非为封赏而来。”

    两人境界高下立判,与他一对比,金无恨不免有些尴尬,脸色发红。

    “青史留名是要的,封妻荫子也不能少,皇帝不差饿兵,跟着朕办事,自然不能让你们喝西北风。”赵君虎作为一个俗人,特别能理解金无恨,给了他一个台阶。

    毕竟像李岩、张煌言这等有理想、有信念,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人是少数,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有如此崇高的境界,就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还是用利益驱动比较好使。

    “陛下教训得是,小人定会保护圣驾平安到南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金无恨心里暗暗感激,便想主动请缨。

    “南京是要去,不过你们得先给朕做件事。”

    “陛下请讲!”张煌言回道。

    “这里虽离江南不远,但这一路上不知会出现什么变故,你们要先放出消息,说朕还活着,让朱由菘不敢立刻称帝。”赵君虎不记得朱由菘什么时候称帝,只能先拖延时间。

    金无恨道:“这个好办,小人与郑逸相交已久,郑府族人众多,只要他说句话,一两日之内,这消息必定传遍大江南北。”

    “等朕离开后,你再去找郑逸,但不能透漏朕的身份,除了你们二人,不能有第三人知道。”赵君虎强调一遍,表示自己对他两人另眼相看。

    “是!”两人自觉与皇帝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张煌言又道:“福王心狠手辣,草民担心这消息一旦传开,只怕福王会在沿途设伏,置陛下于死地。”

    “朕派了些人在路上接应,不必忧虑。”赵君虎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此时顾不了那么多,只能见机行事,之所以不告诉他们实情,一是给他们一点信心,二是让他们有些顾忌,不敢生出异心。

    金无恨道:“要不要小人再去找些帮手?”

    “不用,人一多反而容易暴露,你们放出消息后便和朕一起出发。”

    “是!”两人齐声答道。

    “还有件事……”赵君虎看着郑天宠的尸体,沉吟不决,一时也没想好要不要下令让金无恨想办法让伍鹏程从谢婉仪身边滚蛋,这话说出来可是会影响自己的光辉形象。

    金无恨看了看地上的尸体,又偷偷瞧见赵君虎的脸色,支支吾吾道:“陛下可是担心……担心那位姑娘?”他何等精明,想起刚才皇帝看谢婉仪的眼神,早已猜到皇帝心事,只是这事涉及皇帝**,不敢多言,以免惹祸上身。

    赵君虎见心事被他说出来了,心里一轻,本想直接下令,却佯怒道:“朕的心思是你能揣测的吗?”他虽没当过皇帝,也知道皇帝代表的是上天,必然要营造出一种神秘感,让臣子觉得高深莫测,不可捉摸,才方便发号施令,因此最忌讳被臣子看穿,是以先敲打金无恨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