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第2/3页





    此事都过去两个月了,他们怎么可能会被关到现在?

    林延‘潮’问道:“我不在这两个月,可有找人替他们奔走?”

    徐火勃道:“各种办法都想尽了,周望的弟弟来京,找了各种‘门’路,甚至是都察院的都御史都找了,但谁也不敢为此事出头。”

    林延‘潮’皱眉问道:“他们现在关在何处?”

    “原先有部分关在顺天府衙,现在都关在刑部天牢之中。陆陆续续放了一些,但周望他定的是首谋之罪,难以得释,我们听闻有风声,说要将此办成铁案,以惩他们打砸顺天府衙之罪。”

    “其余被押之士子中,也有不少人不是老师的‘门’生,他们的家人想尽了各种办法,出面奔走,但都是无能为力。”

    林延‘潮’点点头道:“无论是不是我的弟子,既当上了此事,都不能坐视不理。”

    “既然眼下是刑部主理此案,刑部尚书潘季驯素来公正办事,何况百官叩阙之事已了,那么这些士子,他应该也不再追究才是。敢押着这么多人不放,必是有人向他施压。”

    徐火勃吃惊道:“连潘尚书都敢胁迫,那么望龄他们哪里有出狱之希望。”

    林延‘潮’还未开口,就在这时,陈济川入内禀告道:“老爷,陶望龄的胞弟陶奭龄拜见。”

    林延‘潮’知陶望龄这位弟弟陶奭龄年纪虽不过十四五岁,但却不可小看。他年纪轻轻即是拜在越中大儒周汝登的‘门’下。

    周汝登现任工部主事,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当初陶家兄弟二人一并入京。陶望龄拜在林延‘潮’‘门’下,陶奭龄则师从周汝登。

    林延‘潮’知陶奭龄历史上成就不小,是浙江王学里能与刘宗周分庭抗争的人物,他又是陶望龄的弟弟,不能不见。

    陶奭龄入内后,也不向林延‘潮’行礼,就直‘挺’‘挺’地站在那。

    徐火勃见了十分不快,陶奭龄兄长是林延‘潮’弟子,按理说他对林延‘潮’也当行以长辈之礼才是。

    但是陶奭龄入内后不但不行礼,还咄咄‘逼’人地道:“林先生的病是好一些了吗?”

    林延‘潮’道:“你来是探病,还是为你兄长之事?”

    陶奭龄道:“当然是为了兄长,白日闻之林先生回府本就要相见,但得知林先生一回家即是病了。故而不得其‘门’而入,眼下即得相见,想必是痊愈了吧。”

    林延‘潮’见陶奭龄话语中带着三分火气,不想与他多说。

    徐火勃站出身来道:“公望你这是什么口气?你难道怀疑老师称病不出,是故意不见你吗?”

    陶奭龄冷笑道:“不是他不见,而是他不敢见。我兄长因他之事,眼下身陷囹圄,甚至有可能被革除功名,你说他怎么有颜面见我?”

    林延‘潮’看了陶奭龄一眼道:“你兄长之事,我自会相救,若是你因此事上‘门’来指责我,那么请了。”

    林延‘潮’发话了,徐火勃立即向陶奭龄神作书吧了个离开的手势。

    陶奭龄却不肯走了,当下进前一步道:“你说帮如何帮?我陶家三代位列七卿,与朝堂上不少大臣是故‘交’,但时至今日也救不出我的兄长来,而林先生你现在已被革职削籍,不过是一介草民,又如何能救我兄长?”

    林延‘潮’面‘色’平静如恒道:“你以言语相‘激’的这点手段,就不用在我面前班‘门’‘弄’斧了。救与不救在我之心,非在你之言。”

    陶奭龄脸‘色’一白,他上‘门’确实是要言语‘逼’得林延‘潮’出面相救,但他小小年纪,耍这点小心思,在林延‘潮’这等官僚眼底,实是一览无遗。

    陶奭龄被看破心思,仍不肯罢休问道:“林先生真能救我兄长吗?”

    “我说能救得就救得。”

    陶奭龄听林延‘潮’的口‘吻’里透着不容质疑的意思,当下一愣。

    徐火勃怒道:“我老师正在病中,请公望不要打搅了,若是你兄长救出自会相告,现在请吧!”

    听徐火勃这么说,陶奭龄轻哼一声,拂袖离去。

    陶奭龄走后,林延‘潮’对徐火勃道:“你也是来恳求我救望龄的吗?”

    徐火勃道:“老师,学生什么办法都想尽了,我与众同窗们本等老师出诏狱后再问此事,不料今日老师一回府即是病了,又听说陈管家说,老师已被朝廷削籍了,所以学生不敢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