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第2/3页





    这个副本的难度,不算太高。

    下面就是各抒己见。

    不过林延‘潮’心想,潘晟虽说请廷议,但文教之事,除了礼部,其他官员大部分都是不懂,具体事务最后还不是由你礼部来提?

    果真一名礼部郎中出班道:“吾以为文教之事,涉一国文运,故务必郑重其事。文教之根本,在学校,学校之根本,在于生员。故吾以为,朝廷可下令让南北国子监增监生五十名,应天,顺天二府再增生员二十名,各府府学再增生员十名,县学再增生员五名,此举惠及天下士子,可成永例。”

    这名礼部郎中的话说完,大家纷纷鼓掌,吃瓜群众表示说得好啊。

    林延‘潮’心知,这举对官员而言,百利而无一害,提倡出去,无论是官员,还是读书人都是一片叫好,一致拥护,实在是大大有利于他的官声,而且此议一旦通过又成了他的政绩,唯独只是苦了老百姓。

    潘晟问道:“列位,可有不同之见?”

    一名御史出班道:“吾以为不可,天下生员士风日下,吾等不思如何革除积弊,反而扩招生员,此可乎?另譬如一县之地有十万顷,而生员之地三万,生员之地免役,故百姓以七万倾当十万。若生员‘激’增,生员之地五万,则百姓以五万倾当十万之差矣。若生员之地九万,则百姓以一万当十万差矣,故生员地益多,则百姓益困苏也,吾泣禀诸位同僚,此议万万不可啊!”

    这御史说完想到老百姓的艰苦,顿时潸然泪下,泪水直接滚落在朝服上。

    林延‘潮’听了也不由叹息,扩招生员,与后世大学扩招不同啊。

    后世国家为了支持大学扩招,连毕业生包分配都取消了。但大明朝可能为了扩招生员,而取消生员免赋免役的待遇吗?

    谁进行此变革,下场绝对比张居正还惨!

    不少官员脸上都‘露’出不快的神‘色’。哪个官员没有子侄,同族,谁不想有功名在身。

    扩充生员自然是惠及所有人了。这应是人缘多差的人,才反对此见。在场如林延‘潮’这般对这御史表示理解和支持的官员,着实不多。

    林延‘潮’心想,这位御史是何人?这样的人值得自己结‘交’。

    “马御史,此言差矣!”礼部郎中哪里甘心意见被否定,立即反驳。

    而林延‘潮’听到马御史三个字,顿时由以手扶额,马御史……这不是上一次因经筵上自己的‘离经叛道’之言,而弹劾自己的御史吗?这……这自己的人品也实在太差了吧。

    林延‘潮’遂立即放弃事后与马御史结‘交’的打算。

    但见这位礼部郎中道:“读书人士风日下,难道就不招收生员了吗?如此朝廷索‘性’连科试也不要了,此乃因噎废食之举。生员之地免役乃是天家供养,好让读书人沐得天恩,此次天下清丈田亩,各县得田亩又岂止万顷,拿出一些分润给新增生员,正得所用。”

    接着两名官员争议不休。

    这时潘晟先与张四维商议了几句,再问林延‘潮’道:“林中允以为如何?”

    林延‘潮’仍是那一句道:“下官资历尚浅,能奉皇命前来列席听闻各位大人高见已是受益匪浅,至于评议实不敢妄言一句。”

    潘晟,张四维一并道:“诶,林中允不要谦虚,你乃陛下的近臣,必是能揣摩到圣意一二的。说出来,也好让我们参详一下。”

    这么浅显的套路,林延‘潮’岂会上当,于是立即回了一句道:“下官虽‘侍’奉御前有一段日子,但陛下圣心独运,岂是我凡夫俗子可以揣测丝毫呢?陛下随意之妙思,臣就算殚‘精’竭虑也不能及万一!不是下官不肯说,实是无从说起。”

    潘晟,张四维对视一言心想,难怪此子能得陛下信任,仅说这不要脸的马屁功夫,当朝大臣中最少也是可以跻身前十的!

    见林延‘潮’如何都是不说,潘晟,张四维只能感叹一句陛下圣明来结束对话。

    潘晟出言道:“两位都言之有理,此议可列入备条,你们暂先退下。”

    马御史与礼部郎中搁置争论退下。

    下面一名礼部员外郎道:“吾以为文教之事,当以惠及万民为先。人人习颂圣贤,治世近矣。吾以为朝廷可命天下各州府,择治下富裕二至三县,每县增设两所义学,每所义学每年授五十名生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