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 第2章 初闻清风楼-第2/4页





    说到动情处,他突然狠狠的捶了一下桌子,脱口吟诵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本是文天祥的诗。只不过这个时候,人家还没出世呢。唉,管不了那么多了,姑且拿来一用。

    他的这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博得了众人热烈的掌声。

    这些人是怎么了,傻了还是蠢了,这么好骗?你们脑子有问题我可没问题,穿成这样在这个破房子里听书,还特么的尽说些北宋末年的事。这就是穿越么?

    穿越?见他的鬼!

    心里虽然这么想,可脸上却没有显露出来,冲着众人抱拳道:“各位父老乡亲,金人占我国土,抢我家园,辱我妻女,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者点点头,敬佩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然长长的叹了口气:“少侠有此胸襟胆略,实在令人佩服。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以老夫看,少侠还是带着你老娘还有你妻子赶紧离开这里吧,越远越好。”

    他似乎又想起什么,赶紧补充说道:“哎呦,把你身上的这身衣服赶紧换了,要不然,官府肯定把你当做金人杀了。”

    小二递过来的一身衣裳,虽然有些陈旧,但却洗得很干净。

    方羽再三道谢。在自己的那个世界里,这样的好人找不到第二个。

    他一边换着衣裳,便疑惑的问道:“不是吧,杀个人这么随便?”

    人群中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这世道,人命还不如一只蝼蚁。”

    怎么回事?看着乡亲们一个个神情沮丧,唉声叹气,他突然感到有些奇怪。

    有人义愤填膺的这样告诉方羽:靖康元年正月初三,金军渡过黄河的消息传到开封。宋徽宗仓惶出逃,宋钦宗的新朝廷人心慌乱,主战、主逃议论不一。

    钦宗当即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兼东京留守,想让李纲为他守东京。而自己逃往陕西避敌。李纲流泪拼死请求,钦宗才答应不去陕西,留在东京,这样,京城人心逐渐安定下来。

    李纲临危受命,当即组织军民全力备战。与此同时,宋钦宗即于求和,以割地赔款留人质的条件求金人退兵。

    在李纲的指挥下,开封军队打退了金军的进攻,保卫了开封城,但金军并未退兵,开封城依然处于金军包围之中,形势仍十分危急。

    此后,宋各地勤王援兵逐渐来到京城,兵力总数达到20多万,宋军在兵力总数和声势上均压倒金军,金军只好北撤,退守牟驼岗。因为宋钦宗已答应议和条件,开封城也暂时得到解围。

    真的假的?我以为我的历史已经相当熟悉了,没想到有人居然如此精通。

    方羽暗自长叹一声。

    可紧接着,他的烦恼马上就来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劝阻着。有好言相劝者,有苦口婆心劝阻者,也有冷嘲热讽者,悲伤失落的情绪蔓延在整个屋内。

    方羽越听越感到不对劲,越听思绪越乱。现在,他急切的想要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

    今天,究竟是哪一年?哪一天?

    老者如实答道:“靖康元年7月28日,今天是乞巧节。”

    靖康元年?

    乞巧节?

    思绪在他的头脑中反复思索……

    古时候的乞巧节,应该就是我们如今的情人节,那么,今天应该就是公元1126年7月28日,农历七月初七。

    北宋灭亡将至。

    方羽惊问:“宣和七年,金灭辽后大举南下,长驱直入,围攻汴梁,徽宗闻讯后惊慌失措,一面下诏各地派兵来援,一面匆匆将帝位传给了25岁的太子赵桓,自己在蔡京、童贯一伙护送下逃到了长江南岸的镇江府。可有此事?”

    老者点点头。

    方羽又问:“金兵一退,徽宗一伙悄然返回汴梁。斥逐了李纲,过起了太上皇糜烂腐朽的宫生活。可有此事?”

    老者再次点点头。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汴梁被攻破的时间应该就是在靖康二年4月,距离今时今日还有九个月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