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万事俱备



    事实比高峰想的还要有效果。。: 。猫和老鼠的游戏彻底刺‘激’了双方,他们就似打了兴奋剂般踊跃。

    张仙为了粮食而卖力,官兵为了利益而奋勇,一时间两家不相上下,胶着起来。

    一开始,还是张仙他们稍占便宜。眼看山上要断粮,不俘虏几名官兵实在无法为继,张仙只得拼尽一切办法去获取战果,结果,还真让他偷袭到三名官兵,这样就取得了五天的粮食。

    可是,接下来便宜就不好占了。官兵防犯的越来越严密,张仙很难再找到好的机会,双方就这样僵持下来。

    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对官兵却越来越有利,虽然规则是要求每次官兵攻山不得超过五十人,可耐不住官兵人多呀,他们可以分批次进行,只要不间断地进行‘骚’扰,张仙等人便会耐力耗尽,从而被官兵钻了空子。

    张仙当然不会轻易认输,他故布疑阵,垒下工事,设下疑兵,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令官兵找不到北,一不小心,搂草抓兔子,可能就逮着一两名官兵。

    当然,他也不可能事事顺利,双方不断地试探,偶而被官兵抓住机会抓去几人也很正常。

    双方你来我往的拼斗,对张仙来说是大事,但对高峰来说却有很大的不足。

    一是这个拼斗因张仙起初的屈服而变得威力太小,大家因没有一种拼死的狠劲而无法彻底升华。

    二是张仙的力量还是太弱小了,官兵每次只能拿出很少的兵力与之周旋,其他人还是自己练自己。

    无奈间,高峰只得把李太也派上了山,让他协助张仙“对付”官兵,以增强他们的实力。

    当然,派李太上山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他去好好了解张仙。若此人可用,他会考虑给他安排个后路,若三心二意,他也不介意痛下杀手。

    在北军改制的同时,东西南三军也在进行改制,他们力度虽然没有北军强,但在高峰派人全程参与的情况下,还是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改制与训练同步进行,高峰在与时间赛跑,他知道宋江很快就能打回来,若军制和战斗力跟不上,这次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而据高峰估计,他最多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超过这个时间还没有准备好,变数就大了,到那时,军士劳碌是小事,跑了宋江才是大事。

    所以,高峰的心是迫切的。虽然把训练士卒的任务‘交’给了关胜等人,可为了做好这些,他还是亲自驻留在营地,每日与官兵同吃同住,既为了监督,也为了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他的这番做法很快取得了实效,特别是在训练需求上和官兵‘精’神意志上有了较大提高,此时再把他们拉出去,绝对不是那种溃不成军的样子啦。

    除了在训练和军人意志上改造外,高峰还对武器装具进行了简单的改进,特别是从高家神作书吧坊引进了一批新材料,把它运用到一些武器的关键部位,立马取得了实效。

    当然,高峰暴‘露’出来的新技术十分有限,现在还不到关键时期,他的好东西还不能轻易面世,能让人看到的,对他来说也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无论暴‘露’多少,新技术的使用还是极大的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性’能,从而提高了战斗力,而这也给了那些官兵以信心。

    除了以上措施,高峰对两路的民众也开始安抚。首先就是把不得人心的“城西括田所”废除,这也是防止再生民‘乱’的必要措施。

    当然了,虽然京东两路受“城西括田所”的危害最大,但它不并不仅仅存在于这两路,其它的地方也有存在。

    别的地方高峰当然不会去管,那是朝廷的事,他只要凭本心上书朝廷就行了,如何做他也管不了。但京东两路他得到了授权,是可以放开手脚去做的,因而,废除“城西括田所”势在必行。

    这时候废除“城西括田所”,高峰并没有压力。“城西括田所”是宦官杨戬发明并全力实施的,此时的杨戬也就一口气吊着,过不了多就去会一命呜呼,就算赵佶很给他面子,他也没有心情来管这份闲事;再者说,因这个“城西括田所”闹得民怨沸腾,四处动‘乱’,赵佶也不会再包庇他。高峰此时砸掉这个万恶的东西,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