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圣旨到



    又过了两日,赵冬寒正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就被一阵敲门声吵醒了。

    “谁啊,谁啊。”赵冬寒迷迷糊糊的穿上衣服,打开门。几个大汉站在门口,赵冬寒淡定的四周看了一下。“几位找谁啊?”赵冬寒问道。

    “赵公子,真是好久不见啊。”宋管事从几个大汉身后走出来。

    得,为什么每次这样看宋管事,他的定位都像一个反派啊。

    “不知宋管事有何事找我啊?”赵冬寒扬了扬眉头问道。

    “恭喜赵公子啊,传旨的车队午时就能到宁波府了,张知府请赵公子先到府上去恭迎圣旨。”宋管事揖手道。

    赵冬寒听到圣旨已经要到了,心脏骤然缩紧了一下。当了这么多天的咸鱼,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了。赵冬寒一直在等这道圣旨,因为他知道,只有这道圣旨才是他步入朝堂的唯一机会。

    即便是科举,那还需考上举人才能做官,而弘治年的举人,仅仅只是有资格做官。真正想要做官还得等,等有空缺了才轮的上他,而排在他前面的举人多了去了。

    参加会试的话,今年会试已经考了,除非开恩科,不然下一次会试是三年后。

    当然这些都是空谈,赵冬寒连个县试都还未必能过。但无论如何这道圣旨都是赵冬寒步入朝堂最好的机会。他需要的是时间,弘治皇帝还有三年就会驾崩,而正德年,再想实现自己的抱负的难度为MAX。除非自己直接召一道天雷劈死刘瑾,不然绝没有可能改变整个大明。

    赵冬寒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激动,“请吧,宋管事。”赵冬寒跟着宋管事前往了张府。

    大堂上张知府穿着官府高坐堂上,旁边坐着的是他的正妻四品恭人刘氏,另一边坐着的是张若娍。

    张若娍对着赵冬寒笑了笑,赵冬寒正准备说话。张知府就命下人把赵冬寒带到客房去了。

    沐浴更衣,焚香静心,一番打整,又换了身新衣服。这才带着赵冬寒回到大堂。

    大堂上香案已经准备好了,众人坐在椅子上喝着茶,静等圣旨的到来。

    张知府坐在堂上假寐。而赵冬寒正兴致勃勃的和张若娍进行着眼神上的交流。“若娍几日不见又变漂亮了啊。”看赵冬寒这样不加修饰的眼神,张若娍羞涩的低下头。毕竟古人还是比较含蓄的。

    赵冬寒就这样呆呆的看了张若娍一个多时辰。

    一个下人跑了进来,“老爷,已经到城门口了。”

    张知府这才站了起来,说道:“恭迎圣旨。”张夫人和张若娍也都站了起来。门外的下人开始在府内的过道上洒水。

    张若娍见赵冬寒还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用眼神看了一下张知府。赵冬寒这才回过神来,后知后觉的跟着站了起来。

    又站着等了一会儿。

    “圣旨到!”

    堂外一个尖锐的声音喊道。

    一个宦官拿着圣旨走了进来。

    见此,张知府等人跪在地上,赵冬寒也跟着跪在地上。

    “臣等(草民)接旨。”

    “赵冬寒何在?”宦官问道。

    “草民在此。”赵冬寒说道。

    “赵冬寒上前领旨。”小太监说。

    赵冬寒站起来,走上前去,跪在宦官面前。

    “草民接旨。”

    赵冬寒内心是憋屈的...没想到我来大明朝跪的第一个人居然是个宦官...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宁波...今闻方外人士赵冬寒,领李家村人,诛杀倭寇一百余人。召其入京面圣,不日启程。钦此!”说完宦官停顿了一下。“接旨吧,赵公子。”

    赵冬寒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伸手接下了圣旨。

    圣旨的内容,大概就是宁波府最近倭害很严重,朕很担忧,茶饭不思。突然听说你这个方外来的小子,带着一群村民杀了一百多个倭寇,朕感到很高兴,决定叫你进京来让朕看看,你接到圣旨之后马上入京来。

    这个宦官...没白跪,居然给我带来了这么个好消息。赵冬寒原以为弘治皇帝会赏自己一个宁波府的文职,再加上自己后世的知识,努力一年,加上张家的照应,或许能进京面圣。但万万没想到,弘治皇帝居然直接召自己入京面圣。虽然没有官,但是能见到皇帝,这就是对赵冬寒最好的赏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