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再考三场



    赵冬寒正站在考场外感叹着自己的科举之路的艰辛。突然被人拍了一下肩膀,赵冬寒转过身去。原来是之前考场里看见的那个小胖子。

    “不知你有什么事?”赵冬寒疑惑的问。

    小胖子上下打量了一下赵冬寒,笑嘻嘻的说:“在下倪舸,见过兄台。”

    这小胖子一看就是个自来熟,和赵冬寒聊了没几句,就拉着赵冬寒去吃饭。正好赵冬寒也饿了,考篮里的两个饼也没吃,就和小胖子一起去找了个不错的酒楼吃饭。

    果然饭桌上交朋友是中国亘古不变的传统。聊着聊着,赵冬寒也知道了这个倪舸为何来结识自己。

    原来倪舸的父亲是个商人,虽然商人有钱,但明面上的地位还是不高的,毕竟重农轻商的政策摆在那。而倪舸已经十五六了却连个县试都没有考过。

    于是他父亲也就破罐子破摔,让他来考场结交一些朋友,日后也能有个照应。但倪舸哪能和那些书呆子聊得来啊。

    在考场里看热闹的时候和赵冬寒对视了一眼后,总感觉赵冬寒这个人很不错,于是等赵冬寒交卷后,也跟着交卷追了出来。

    两人聊着也很投机,倪舸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

    “不过赵兄,你这第一场感觉能过吗?”倪舸小声的问他。

    赵冬寒想了想,虽然自己作弊失败了,但自己的字再加上那首试贴诗,问题应当不大。于是点了点头。

    倪舸这才说出,原来他父亲已经帮他打点好了,这次县试他指定能过。赵冬寒也觉得没什么,毕竟像这种低级的科举考试,只要钱到位,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不过再听下去,才知道,倪舸的父亲居然是倪海,宁波府有名的富商。在漕运钱庄这些行业都有倪家的身影。

    赵冬寒想了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地主家的傻儿子,对陌生人都这么坦诚的吗?

    “倪兄,家中可还有兄弟?”赵冬寒试探的问。

    “没有啊,我是家里的独子,怎么了?”倪舸回答道。

    赵冬寒在心里为倪父默哀了三秒。

    一顿饭后,两人就各回各家了,毕竟还有三场考试呢。

    倪舸一边回家一边想,怎么今天自己这么怪呢。竟忍不住对赵冬寒这个初次见面的人吐露真心,但总感觉这个人好熟悉啊。挠了挠头,不管了,反正这赵兄看样子还是值得深交的。

    回到家,倪舸在书房找到自己的老爹倪海。

    “爹,我今天在考场交了个朋友。”倪舸大大咧咧的说。

    “哦?吾儿结交的是谁啊,给为父说说。”倪父表面笑呵呵的说。内心却在想:得派人查一下此人的来历,看看是不是有人故意接近吾儿。

    “他叫赵冬寒。”倪舸说道。

    倪父眼中闪过一道异样的神色,放下书,问道:“赵冬寒?”

    “对啊,爹你认识他吗?”

    “不认识,只是听到吾儿结交了良友,有几分高兴罢了。你回屋看书吧,明天还要考试呢。”倪父挥了挥手,让倪舸回房去了。

    赵冬寒,居然是他!倪父站在窗边思索着。

    在宁波府最上面的那一小撮人,都已经听说了赵冬寒的大名。毕竟能带着一群乡野之民诛杀一百多个倭寇,不得不让人注意。

    “老李,你去给赵冬寒送一封请帖,邀他县试结束后来府上一聚。以舸儿父亲的名义。”倪父说道。

    “是,老爷。”在桌上烛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里,一个声音答道。

    “唉”倪父发出了重重的叹息。

    倪家现在处于很危险的境地,都是钱帛动人心啊。过去的倪家之所以能顺风顺水,是因为倪舸的爷爷,也就是倪海的父亲的缘故。倪舸的爷爷,年轻时结交了不少朋友,更是和首辅大学士刘健关系匪浅。

    但前几年倪舸的爷爷去世了,渐渐的和刘家的关系也淡了下来。这让倪海产生了危机感,毕竟倪家家大业大,要是刘家日后真的不帮自己了,他得为倪家留条后路。

    所以最近才催着倪舸去结交朋友,还花钱让他过了县试。

    赵冬寒,这个人来历神秘,又获了大功,投资他,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