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脱离奴籍恢复自由-第2/3页





    “小宝,你在汴京的时间也比较长,除了古香斋这里还有什么书铺没有,当然是那种可以自刻印书的书铺,如果是正在转让的书铺那是最好。”

    没有钱,那就赚钱,一个文科生,最拿手的还是文学,那种发明机床什么他不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懂,即使懂她也造不出来,写几本书还是可以的。

    和古香斋合作让他尝到了甜头,不过古香斋却也分了他近一半的利润,所以他想着能不能单干,这才是他稳宋小宝的原因。

    “小郎君,你可问对人了,距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一家名为听涛阁地方正在挂牌转手,如果可以的话小郎君可以去那里看看。”

    惊涛阁,也是汴京最大的一个书铺,古香斋和他相比也有点差距,汴京四大书铺分别是听涛阁、古香斋、墨雨轩和听雨阁。

    其中最大就是涛阁,想不到现在竟然在挂牌转让,这让赵承嗣也奇怪不已,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本来开个书铺就是不怎么赚钱。

    都是小本经营,但是也不至于倒闭,但是这一切都被赵承嗣给打破了,这个家伙一下子出来一本三国演义就让整个市场震动,不到一月就直接赚到了六百两黄金,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原来书也可以这么赚钱。

    古香斋的成功让其他的人也羡慕,但是他们也不能去复制三国,毕竟这个时代也是有道德的,复制别人的东西被发现了,如同盗窃罪是一样的,谁也不敢去尝试,被告到官府的话,是要被判刑的。

    这个听涛阁虽然是最大的书店,可是也经常亏损,老板也没有办法,一气之下将惊涛阁给转让。

    听涛阁距离赵承嗣新买的宅子只有两条街,也很方便,赵承嗣带着汗青和宋小宝一起来到了听涛阁。

    听涛阁的位置不错,坐北朝南,位置不用说,这里也是文人聚集的地方,按照位置最有和市场最优的原则,听涛阁确实一个绝佳的位置。

    可是此时这里却冷冷清清的,大门紧闭,上面拐着一个牌子,听涛阁转让,宋小宝似乎对这里很熟悉,对着旁边的一个门敲了敲,很快门打开,里面走出来一个老头,看起来应该是佣人了。

    宋小宝对他说明了来意,他带着赵承嗣一行人从这门走了进去,来到内院的亭子,他去请家主人,这听涛阁就是他家主人的。

    这里的地方确实不大,但是也比古香斋那里要大一点,赵承嗣去过古香斋的内院,远不如这里,可是古香斋现在名气却比较大,甚至已经隐约成为汴京第一大书铺了。

    赵承嗣他们在亭子中坐着,想不到一个小地方,居然也会修建一个亭子,这老板也应是一个读书人,不然怎么会这样设计,这完全是不协调,甚至是有点破坏这里的美感。

    这亭子还有个名字,听涛亭。

    这老板还真的和听涛杠上了,赵承嗣缓缓的坐起来,不自觉的吟道:

    “千峰对茅屋,终日听松涛。五亩瓜园地,躬耕莫惮劳!想必此间主人也是一个世外高人,在此建立一间听涛阁还有这听涛亭,主人起码是一个饱读诗书,留恋山水田园的高人。”

    赵承嗣嘴里不自觉的说出来一首本应该出现在后世的诗歌,意境不用说了,但是和听涛很应景。

    “好!好!好!”

    远处走出来一个年岁大约有五十来岁的人,头戴纶巾,穿着青布长衫,一副标准的书生的打扮,满脸笑意拍着手,很是高兴。

    “今天老夫终于找到知己之人了,好一个躬耕莫惮劳,倒是和老夫当初志向十分的吻合,想不到被小友一语道破。”

    王著,正是此间的主人,是一个退休的官员,前几年他悄然归隐,大隐隐于市,他开了这家听涛阁,加上他的人脉,这里成为汴京最大的书铺。

    “老人家客气了,小子只是偶尔发狂,老人家应该是此间主人了,听说老人家要将听涛阁转让,小子刚好有这个兴趣,忘记介绍了小子叫赵承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