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分餐



    Freshness&Seed。

    午餐时段。

    梅丽莎带着打印出来的资料来吃饭,以及和吴昊天“偶遇”。

    梅丽莎看见吴昊天进来,举手示意他过来。

    他看见了,点点头走到她对面坐了下来。

    “很迅速么。”吴昊天看见梅丽莎主动招呼自己,大抵是作业完成了吧。

    “为了便于讨论,我打印了一份出来给你看。”梅丽莎把文件夹递给他,“结论是,餐厅可以配合附近商圈写字楼的消费习惯改成分餐制,采用线上线下下单并行,以此来提高翻台率。”

    “你的意思是让我的淮扬菜大厨改做盒饭,是吗?”吴昊天低头翻看。

    “一呢,你可以在高尚住宅区另择商铺做你的细煮慢炖的生意。”梅丽莎把问题一分为二,“二呢,这里所有堂食外卖均做一人份分餐。而重点是,切不可降低食材料理的标准。”

    “嗯。”吴昊天边看边答她。

    “附近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写字楼里的上班族。一同就餐的人数,时间和预算都是有一定限制的。”梅丽莎解释理由说,“所以呢,人均消费较高,食不厌细的餐厅不是这个商圈的高权重的大众消费。相对而言,如地处高尚住宅区或许客流会相对稳定。”

    吴昊天点点头,他自顾低头看他的了。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合餐制也显现出蛮多缺点。”梅丽莎继续拆解道,“一则是很容易造成浪费。二则不以利于热量和营养的控制。”

    “而与权重大的消费群体的时间预算合拍的大多是西式和日式简餐。这个的比较缺陷是蛮多国人的胃貌似并不喜欢生食,无论是西式的沙拉还是日式的刺身。”梅丽莎又分析起了这个商圈餐饮业的现况,“而适合国人胃口又提供分餐的所谓中式快餐又或许是出于自身利润和客观租金的制约,而没能进入这个商圈。”

    “没错。”吴昊天附和道,“真正喜欢吃沙拉的人并不会很多。看看这里就知道了。”

    “嗯。我的理解是有两个重点。”梅丽莎讲述她的理解和商业模式的设计,“一是营养。餐厅可以请营养师来指导配餐。比如说,每套餐的营养素和热量控制。二是食材品质。我们都知道各间餐厅青菜新鲜与否是不同的概念,五星级酒店餐厅和街头大排档关于青菜的品控标准一定是不同的。所以,餐厅可以把成本花在提供高品质食材上。此外,餐厅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口碑营销和裂变传播,做好附近三公里的生意。”

    吴昊天边看,梅丽莎边讲。

    “营养和食材的品质是时下消费关注的趋势,没错。”吴昊天点头赞同。

    “现在很多的餐厅都在拼出餐速度,他们通常是采用中央厨房来做支持。”梅丽莎又分析了下现在餐饮业的模式,“但是如果要打营养和新鲜牌的话,还是要当天当场做。这就对餐厅备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简单来讲,你的意思就是用做西餐和日料的方法来做中餐咯。”吴昊天总结说。

    “是的。”梅丽莎知道他看明白了。

    “这个变动蛮有点意思的。”吴昊天若有所思,“我要和餐厅经理,主厨讨论下。中式西做,即便是做成日料的卖相,对他们而言不知道会不会是个问题。”

    “我来给你看几张照片吧,周末我们自家做的。给你抛砖引玉一下。”梅丽莎滑动手机给他看了看周末她和赛琳娜联袂出品的作品,“不过,我有理由相信长于刀工精工细作的淮扬菜大厨出品应该是会超越我们私房菜的。”

    “看起来很漂亮的样子,都是你自己做的吗?发给我一下吧。”吴昊天被更直接的更具有视觉效果的照片吸引了,他掏出手机找梅丽莎要照片。

    “我家有负责美味的出品总监坐镇,”梅丽莎边发照片给他边神秘的说,“我仅仅是辅助而已。”

    “非常感谢,我要拿回去试试看了。”吴昊天扬了扬手中文件夹。

    “希望能够帮到你。”梅丽莎客气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