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徐州之战(99)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给曹仁去做吧。。 ”曹仁和夏侯渊直接确实难以抉择,但如果只是‘诱’敌的话,明显曹仁更为合适一些。

    “可惜了,我们的粮食本来不多,还要拿出来‘诱’敌。”曹‘操’忍不住叹息一声,道:“我们现在军屯民屯规模庞大,但是比起我们的开支仍显不足,必须要想办法提高粮食收入,当然开源的时候同样要节流。”

    有些事情可以与郭嘉商议,但还有一些事情,并不合适,比如说节流这种事情,对于生活本就糜烂和铺张的郭嘉来说,他肯定不会赞同,或者说不会给出什么太笔趣阁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的建议来,所以这件事他本没想过继续和他深入‘交’谈下去,可没想到郭嘉却出乎意料的说道:“放眼天下,除了占据着冀州粮草的袁绍,关东诸侯几人里没有哪一诸侯不为粮食发愁。

    曹公完全可以借鉴其他诸侯的一些成功经验。

    郭嘉既然主动提及,曹‘操’先是憋了他一眼,除了颇有些意外,还真愿意在这件事情上继续说下去,毕竟正路的办法,荀彧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可是一些偏‘门’,恐怕他身边也就郭嘉能给出不错的建议。

    他说道:“其他诸侯,袁绍拥冀州,不可仿,而袁术在淮南,不顾民生,狂征暴敛,虽短时间内钱粮充足,却无异于杀‘鸡’取卵,因小失大,是自取灭亡之道,也不可效仿,倒是刘澜那里,有几道政令不错,如果兖州也能禁酒的话,这一年下来,我们的粮食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有所盈余,只是这道政令一旦施行,是反对的人更多还是支持的人更多,我没有把握,所以我想待此战之后,回到许都先在朝臣中试探一下他们的反应,再做决定。”

    “主公,您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顾虑太多了,反倒没有当年的魄力了,想想‘摸’金校尉,再想想‘肉’脯,这本身都是权宜之计,也是无奈的选择,又何必在乎那些朝臣的看法?而且您现在这么谦让着他们,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到现在您没看出来吗,他们并不会因为您的示笔趣阁女总裁的全能兵王就真的全力支持您,相反还要变本加厉的进行反对,不管对错,只要是曹公您的提议,他们一概反对,我觉得您现在考虑的不应该是这些人的想法和会不会阻扰,而是先要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曹‘操’很认真的再听,郭嘉说的不错,以前他再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没那么多鼓励,可关键的一点在于他那时候隶属袁绍,有什么事情都有袁绍担着,可现在不一样了,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大汉的朝廷,这让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必须要三思而行,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无所顾忌。

    “曹公,您首先要清楚,现在是‘乱’世,‘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正确的路线,袁绍为何会成功,如果曹公您当初对我所言是真,那么再讨董时期,袁绍就已经给自己规划笔趣阁女总裁的全能兵王了统治北地三郡的计划,这是他的路线和计划,一直在一条正确的路线上前行着,不管遇到任何困难,也不退缩,最后才能通过重重险阻而成功,而曹公您,缺少这样的规划,现在的您,不能受制于人,尤其是在这样的‘乱’世,您要戡‘乱’,迎接大汉朝的另一个盛世到来,可是如果朝廷之中都是反对您的人,那么您做多少努力,都会束手束脚,别说您要分土地给失地的百姓和佃农了,就算禁酒他们也会反对,因为这本身就侵害到了这些人的利益。

    试想如果没有佃农,那么这些人的土地由谁来耕种,他们不会去考虑您的感受,他们只会为自己考虑,让自家兴盛,这就是所谓世家的恶心嘴脸,您与他们商量他们如何会同意,方此之时,就当施以雷霆手段,只有如此,才能使上下一心,方才能够最终戡‘乱’!”

    郭嘉的每句话可谓都是字字诛心,但这何尝不是当此之时他最大的苦恼之处:“难道我只能做霍光了吗?”

    “也可以是王莽。”

    “奉孝!”

    “曹公,您明白我的意思,您之所以不想权倾朝野,完全是因为怕步这两人的后尘,可是如果您不树立威信,大汉朝最后只会姓袁,那么曹公不仅不会成为这二人,反而可能成为董卓、李傕和郭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