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徐州之战(196)



    

    “卑职确定,早年间卑职游历时曾到过辽东,更亲临勃海,听当地渔民说道过,勃海冬季会结冰,只有深海处以及黄县海域气候较温暖不会,而此时张飞却恰恰在最为寒冷且会结冰的辽东海域,所以卑职才会说这是一个笨办法,因为只要勃海结冰,到时候那张飞算有通天彻地只能,也无法乘船南下黄县了。”

    “哈哈,这笨办法甚妙!”

    袁绍大笑一声,别看他早年间在渤海郡为郡守,虽紧邻勃海,但他所控制范围内渤海海域冬季却很少出现结冰的情况,最多不过是些浮冰,可他却忘记了张飞所处的勃海地处辽东,哪里的冬季渤海郡又怎么与之相提并论,别说再过一个月,只怕再过半个月开始数九估计不等春暖花开冰消了再别想南渡黄县。

    “好,好极了,若非你提醒,我还真不会想到这些,那现在传书过去,让丑做好准备,对了南下的消息让他务必要隐蔽,秘密进入城阳郡。”

    现在徐州的情况他清楚,可清楚归清楚,但攻打琅琊还是要求稳为主,只要回师程昱的消息不晚一些传过去,那在打琅琊的时候会轻松许多,毕竟刘澜已经把主力摄山营都调回了琰城,至于徐方的琅琊军,不管他们会死守还是撤退,出其不意,那还不是十拿九稳?

    其实现在的情况来说,他也清楚都是自己在决策的时候造成的,有些话他并没有听沮授的,事后想想也挺懊悔的,可这都是事后印证出来的结果,在当时某一个决定,谁又能真的料到?

    没人知明天的事情,更何况是后五百年?好像大汉朝走到今天这一步,责任在谁,大家众说纷纭,有说党锢,有说宦党也有说外戚,当然说董卓的最多,可董卓为何能成事,还不是因为灵帝?

    如果不是他把董卓放在河东,用以制衡大将军,也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说不好听一点,这都是灵帝自己咎由自取,可是在当初灵帝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刻,选择董卓又绝对是在他看起来最为合理的决定。

    只不过世事无常,所以说灵帝失算了,大汉朝也因为他这个决定走向毁灭,而袁绍他自己呢,在第三次徐州之战初也同样犯了错,可在当时来看,他却不会这样认为,都是经过时间来验证后才反应过来,但是这些小的失误,虽然损失了大将颜良,可终归徐州之战还没有结束,而现在他们的局势将变得越来越好,所以说他能不能笑到最后,很快会知晓答案。

    其实,在袁绍心,刘澜始终都是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武夫,成不了气候,反而是曹操和袁术,他们有氏族的支持,才是他袁绍最大的敌人,当然与袁术之间,更像是袁家内部的争斗,两人瓜分了袁家的势力,到时候的交手,将会是一次势力的彻底整合,到那个时候,袁家几百年的积累将是最终称霸天下的坚实基础。

    虽然袁绍不会想自己称霸天下,只是说袁家,虽是谦虚的举动,但这也是他们兄弟二人现在的实力所决定的,最后不管他们兄弟二人谁胜谁败,终归会有一人笑道最后。

    可袁术实在是太过废物了些,三次徐州之战,让他彻底把自己的根基打蓝了,最终导致了最不被他重视的刘澜现在居然能够和他叫板,这情况袁绍收到袁术的求援,该如何处置,不去理会,让他自生自灭?

    如果是以前,还真有这个可能,可是看着他们兄弟三人,袁绍发现这种兄弟阋墙的事情,他这个当父亲的不能做,他得做出一番表率来,算他和袁术兄弟之间曾经多么兵戎相见,可在对付外敌的时候,却可以冰释前嫌。

    而这才有了现在攻打刘澜的情况,但袁术又和曹操联盟组成联军,这情况让他有点受不了,虽然已经看穿了曹操,可没想到他居然会是如此摇尾乞怜之徒,所以说在他觉得曹袁两家能够对付刘澜之后,他才接受了刘澜割让青州,是为了坐山观虎斗,然后再出兵消灭曹操。

    但最后,却因为袁谭和颜良的愚蠢,让他的计划功亏一篑,现在他算是让曹操去攻打刘澜,只怕他也不会再动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