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 异星殖民-第2/3页





    地球文明差不多在两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向巨兽星球发射无人驾驶飞船,第一个批次发射了十艘飞船,前后花费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但是这十艘飞船在跨越二十光年的遥远路途的过程之中,先后遭遇种种意外,半途中就损失了八条之多,最后真正飞到巨兽星球之上的无人驾驶飞船只有两条,一条是第二艘,一条是第九艘发射的飞船,两艘飞船因为发射时间上间隔了差不多二十年时间的缘故,科技上拉开了一定的档次,结果两者相差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先后到达了巨兽星球,这时候,距离第一条飞船发射出去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足足八十九年的时间。

    正如所见的这样,这种常规飞行理念之下生产出来的星际飞船,根本就不具备实质意义上的星际飞船的功能,区区20光年的路程,单程飞行一次就要花八十多年的时间,如果采用起来神作书吧为移民飞船的话,动辄浪费整整一代人的寿命不说,更关键的是,安全性太差,十艘飞船里面,最终只能存活下两艘。

    就这,还是因为地球文明的科技水准不俗的缘故,强大的地球后方资源,在各种层面上提供后备信息支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飞船的应变能力,提高了飞船的安全性,否则的话,动辄全军覆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地球文明的星际信息侦查能力虽然强,环星球防御体系之中的雷达系统侦索周边20光年范围内的星际情况,凡是大于十立方米的星际物质都能够被提前观测出来,从而在进行超巨量的星际信息计算之后,给无人星际飞船规划出一条最安全快捷的飞行轨道出来。

    但是,星际环境之中的情况太复杂了,有着无数的变量随时在影响着航道的安全,一些体型很小的星际物质,在无形之中就会影响到大型星体的运动轨迹,而这种情况是根本就无法避免的,甚至是根本就难以察觉的。

    那些提前很久就出现变化的星体变化轨道,地球本土还能发出讯号及时调整飞船运行轨迹,但是一些距离过近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就算是发现了,有时候也是来不及规避的。更何况,星际之中无数高能粒子、超高强度的电磁环境变化,常常都会阻断信息的畅通交流,给无人驾驶飞船的信息通信造成影响,这也会大大影响到飞船的安全状态。

    地球文明向巨兽星球发射的第一个批次十艘飞船,其中损失的八艘飞船,都是被类似的因素影响,才损毁在半道上的,就是最终抵达巨兽星球之上的两条飞船,也并非是毫发无损,其中一条就在半途之中意外受了些损伤,拖着半残的身板,艰难挣扎到了巨兽星球之上。

    而类似的这种事情,对于常规的亚光速飞船来说,根本就是常态罢了,一点都不稀奇。

    那些没有超光速飞船的文明,想要踏足星际文明时代,便动辄就要冒着这种程度的巨大风险,一次一次将自己的精锐文明力量送上不归之路,以动辄就是死一船人的代价,一次次的试探,一次次的损失,最终很大程度上靠运气,才能在损失巨大的前提之下,将足量的人口送到送到其他星球之上,开辟自己文明的新领地,整个过程之中,移民成功的人群,常常还不到失败人群的十分之一多。

    地球文明在没有超光速飞船之前,虽然不用损失大量的人口在星际探索之中,但是进行大量的星际探索,无人驾驶飞船的损耗量也是相当不小的。

    好在大量损失了相当数量的无人驾驶飞船之后,地球文明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星球信息,为之后展开的正式的星际移民工神作书吧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支撑。

    而对于抵达目的地的无人驾驶飞船来说,它们在积累探索了足量的星球信息,并且大量损耗了飞行燃料之后,也随即就开始了自己的另一项工神作书吧任务。

    那就是降临到合适的星球环境之中,安全降落之后,以自身为巢穴,释放海量的微粒子机器人大军,进行事先规划好的机器人自我增殖,地下基地自主建设工程。

    飞船上所承载的庞大的微粒子机器人部队,一边进行自我复制,一边进行地下基地的开拓、加固、建设工神作书吧,依靠长达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积累,为后续的正式移民工程,提供一开始的生存保障服务,提供大量的坚实可靠的地下建筑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