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六章 大寒朝堂



"甚好,今次大寒能有此如此巨大反应,离不开司马氏的推波助澜!"十三执掌厩苑,成为新一任的大厩长,需要坐镇咸池,护卫嬴朕的任务便落到了第九的身上。

咸池嬴姓的族务,则由大族老和嬴病已联手打理。

嬴朕记得临出咸池之时,他约了嬴病已子夜赏月。

深夜阒寂,月光如水。

嬴朕望着他:"你真不愿意在出山,为嬴姓略尽绵薄之力?"

嬴病已说道:"心老咸阳,躯体已残,病已实在尽不了嬴姓子弟该尽的力了!"他望着远处咸池之水,垂落入归墟,将咸池岛托浮起来。

嬴朕道:"身体之残,为兄可解,只是心死之症,需的心药方能解决。忠义存世,乃人之根本,不知你忠的是三世,还是嬴姓?"

嬴病已问道:"忠于三世何解?忠于嬴姓又如何?"

嬴朕道:"忠于三世不一定忠于嬴姓,但忠于嬴姓必然是忠于三世!如今嬴姓,盛于咸池,无论是嬴婴,或是嬴成蟜,皆尽心尽力为嬴姓谋未来,谋福祉,病已又何必纠结于过往?"

嬴病已道:"兄长所说的,病已何尝不懂,只是心里的那道坎,总是迈不过去!"

眼前的咸池之水,如九天银河洒落,似悬天白练。

嬴朕指着它说道:"凡事皆有渊源,无论是茫茫无际的天外之水,还是潺湲流淌的小溪,或许它们都不知清楚自己的终点在哪里,但是内心却早就知晓自己的使命,拼命的往前流淌。"

嬴朕转脸望向嬴病已,接着道:"今日,为兄约你子夜月下相聚,以你之聪慧早就知晓我的来意,你既然来了,说明你的内心早就有了选择!"

嬴病已长叹一声:"人皆说我是严君一脉的脉主,有着嬴姓族人皆没有的智慧,但是在兄长面前,病已还是多有不足!"

嬴疾,因公受封于严道,人称严君疾,或者樗里疾。

嬴朕道:"天生着固然聪明过人,但是真正的智慧还得是来自岁月中的沉淀打磨,樗里一脉每一人脉主皆能成为智慧者,他们哪一人没有经历过数以百计的挫折磨难!"

嬴病已偶然有感,说道:"是啊,我虽然也经历了大起大落,但和祖辈们相比较还是太少!"

他抬头询问嬴朕:"兄长真能治好我的身体,恢复我的图腾?"

"待你心疾消除之日,便是你图腾恢复之时!"嬴朕对于他外在的伤势还是很有自信。

嬴病已道:"明日午时,兄长到祖祠等我!"

嬴朕笑道:"欢迎你再次回归!"

南帝州,中都,未央宫。

晨曦未现,东方的启明星正在和月光辉映。

寒帝坐北朝南,端坐在龙椅之上,九龙交织盘绕,勾勒出一把庄严肃穆的龙椅,寒帝正襟危坐在其上。

他道:"嬴姓出咸池,祭拜骊山帝陵,嬴州之上,四国有三国与大寒离心离德,朕决定出兵围剿逆贼,哪位卿家可以挂帅出征!"

"陛下万万不可,先贤有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大寒历经孝武帝连年的征伐,不仅国库空虚,更是民怨沸腾,天下苦寒已久,若在发起战争,皆是大寒必然会被拖垮,步上暴秦的后路!"寒武帝指定的三大辅国之一的桑弘羊闻言,二话不说便出列阻拦寒帝的想法。

"桑辅国,你是说陛下是秦二世吗?"霍光一身伤痕,躺在椅子之上,怒斥桑弘羊:"若桑辅国不敢战,我霍光不惧,可以让士兵抬着老夫,老夫照样能征战沙场!"

寒帝目光一寒,盯着桑弘羊,质问道:"不知桑辅国所言,是代表个人,还是儒家?"

桑弘羊义正言辞的道:"无论是个人还是儒家,都不赞成陛下再动刀兵,现如今百姓需要的是和平安宁的日子!"

寒帝道:"百姓需要和平安宁的日子,但是没有战士们的浴血奋战,何来和平安宁的太平盛世!"他自从陆贾的事情之后,对儒家没有了丝毫的好感,此刻他愈发厌恶儒家:"桑辅国你年老体衰,这几日朕准你,不用来上早朝了!"

桑弘羊尚未开口,霍光和金日磾便率先恭贺。

桑弘羊无奈,只得应诺。

寒帝继续道:"那位卿家能够帅兵出征呢?此次公成,朕在这里先立下奖赏,谁若能平定嬴州三国,灭掉嬴姓族人,朕同样风他一字并肩王!"他最初许诺金日磾的诺言,已经奏效,现在的金日磾已经不是普通的辅国,而是一字并肩王、兼大寒国师,如今三大要职包揽在身,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