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四章 下下之策



    只见左轩略一沉吟,便不慌不忙地朝那老和尚解释道:“东方甲乙属木,西方庚辛属金;而南方丙丁属火,北方壬癸属水。木类、金类之物当然可以用竹篮子来装,水火之物却不能用竹篮子来装。所以,竹篮子只能装东西,不能装南北。”

    这智心老和尚见这么刁钻的问题都被左轩化解,大失所望的同时,也被左轩的才华所折服。再也没有继续刁难的意思,悻悻地退了下去。

    智心老和尚是智字辈,在围观的和尚之中有一定的威望。众僧人见他都败下阵来,自然就没有人再敢出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来刁难。毕竟在左轩面前,如此这般,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楚王殿下一心向佛,善待僧侣,怎可容忍佛事大典之际,私设如此不伦不类之论坛。”这时,还有和尚不甘心,又不敢上台论战,只得抱怨起了楚王。

    其实,这个和尚倒是有点伎俩,明面上是抱怨楚王,实则是想借助楚王的力量压制在这聚贤楼设立讲坛的玄远道士等人。

    “对!对!”很快,不少人开始附和起来。

    然而,这一切,却正是左轩愿意看到的。

    只见左轩微微一笑,先是抬手止住众人的喧嚣,而后朝那抱怨的和尚拱手道:“这位大师说楚王善待僧侣,可是,据在下所知。现下正有一位得道高僧被关押在楚王府的大牢里面呢。”

    左轩此言一出,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在场所有人,尤其是僧侣,开始骚动起来。

    “小子,休要血口喷人。污蔑皇家贵胄,可是死罪。”这时,那王平站出来,怒道。

    “在下现在正处在楚国,借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污蔑楚王殿下啊。本来在下想要隐瞒下去的,只是,看诸位大师还在为迫害高僧之人歌功颂德,所以貌似也要言明实情了。

    被关押在楚王府大牢的高僧,乃我茅山净俭师太,是从白马寺慧可禅师,说来还是智心大师您的同门呢。这件事,是我这玄远师弟亲眼所见,没有一丝造假。”左轩娓娓道来,有板有眼,不由得在场之人不信。

    本来,对于净俭师太没有参加佛事大典,这些僧侣就有所疑虑,如今左轩这么一说,众人便对上了号,个个义愤填膺起来。

    经过左轩和玄远道士这么一唱一和,很快,楚王羁押竹林寺净俭师太的消息就传遍了彭城的僧侣。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僧侣,都开始对楚王有所失望,楚王经营十多年的舆论大计大有轰然倒塌之势。

    自然,这个消息也第一时间传到了楚王刘胤的耳朵里。

    晚上,楚王王府议事厅。

    楚王刘胤正在对于自己关押净俭的消息走漏之事大发雷霆,他当然不甘心在即将举大事的时候舆论对自己不利,可是这净俭老尼姑获知了自己的秘密,又显然是留不得的。

    “去,叫燕家丞来商议对策。”楚王发了一阵怒火以后,冲正在候命的小厮吼了一声。

    这么大的事,楚王独独叫了燕家丞来商议,可见这燕家丞在楚王心目中非同一般的份量了。

    “诺!”小厮领命出了议事厅大门。

    许久,燕家丞在小厮的引领下步入了议事厅。

    “卑职参见殿下!”燕家丞行了大礼。

    “燕家丞免礼了,本王叫你来,想必你也知道是因为何事了。虚的话免了,说说你的看法吧。”楚王直入主题,显然他对于当下的局面甚是着急。

    “殿下,卑职已经查明,散播此消息的乃茅山道派茅景真君坐下弟子,茅山玄远子。卑职窃以为,当务之急,应当迅速将其擒拿,以污蔑王侯知罪论处。”燕广躬身道。

    “燕家丞,你乃本王所倚重之人,难道就如此鼠目寸光吗?且不论这茅山道派在大汉之威望,单单是在此非常之时将散播消息之人正法,就会让那些僧人更加记恨本王。如此一来,本王十几年的隐忍,岂不功亏一篑?”楚王痛斥道。

    末了,楚王又想起这燕家丞足智多谋,自己平时很多大事都是依仗他的策略。今日这般敷衍了事,莫非是有什么顾虑?

    想到这儿,楚王安抚燕家丞道:“你莫要又顾虑,但说无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