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冬至斯瓦尔巴 中



    洛E

    第1章:室女之章

    LBU:帕米尔之冬

    C:冬至斯瓦尔巴(中)

    ————————————————————————————————————————————————————

    中国第三代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前身是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2]”级破冰船,后应买方要求改造出口,成为当时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

    一晃35年过去,中国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雪龙3”号相继投入使用,两艘新型破冰船不仅具备国际领先的双向破冰能力,使用破冰型吊舱设备,科考作业面积达500平米,更配备有月池系统,装载22米长柱状采样器与水下机器人等先进装备,是真正意义上满足无限航区、极地海域航行及科学调查作业要求的“绿色船舶”。

    美中不足的是,“雪龙”系列始终采用常规动力,且排水量均不超过两万吨,在破冰船家族中既不能算是大块头,也没有什么昭然若揭的军事用途和价值。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泛资本主义世界,资源丰富的南北两极从过去的无主不毛之地,逐渐演变成各国都想分一杯羹的兵家必争之地,随之而来的,是被当做国家战略保障基础的破冰船不断更新换代,其中尤以需求牵引技术的俄罗斯与各领域科技皆不落于人的美国,相关力量储备最为强大。因此,中国研发三万吨级核动力双向破冰船项目,很快被提上日程。

    不过,这艘传说中的冰海巨兽目前仍处在建阶段,外界对于中国是否真的有此项目或者是否有能力完成仍持保留态度,而知晓相关内情的人,如龙嘉峪麾下“二十四节气”特别行动小组成员,则早于某个特殊的机会,见识了其完成度超过八成的舰体真容……

    与科考用途船只大多选用醒目红色船舶漆不同,中国最新研发的五代破冰船,外部色彩涂装首先考虑隐蔽性,和传统军舰的着色原则并无二致。也就是说,其诞生及未来存在的意义,并非服务于极地科考,关于这一点,从船身上醒目的几个大字便可看出:海冰728。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破冰船舷号,明确了所有者的军舰性质,在内部人士口中,它还有另外一个非官方名字——“沧龙”号。

    “海冰728”全长210米,满载排水量33000吨,其下水服役后,将一举超越俄罗斯“北极”级核动力破冰船,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重型破冰船。惊人吨位配以双核反应堆的强劲动力,就像中生代海洋中体型最大的顶级掠食者沧龙,乘风破浪间足以把所有竞争对手赶尽杀绝,轻松成为一个时代海洋食物链顶端的霸主!

    龙嘉峪离开后的几天,师武忙着四处打短工挣钱,每日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都会和比卡坐在海边,一边休息,一边呆望远方港口“雪龙”号的伟岸身影,直到天黑。相比周边的孤寂与冷清,视野中红白钢铁至少能给内心带来些许温暖……

    可惜更为雄伟的“沧龙”号至今尚未完工,若有朝一日能驶到新奥尔松这个小港口来,将是多么震撼的一道风景?

    想到这里,师武突然摸了摸爱犬的脑袋:“我说比卡啊,你每天这么陪着我看船,会不会觉得无聊?”比卡当然听不懂具体意思,不过主人发话了,怎么也得象征性地“汪”一声。师武要的,就是它这句:“既然你也觉得光看太没意思,那趁明天没有工作,我带你去‘雪龙’号上面实地感受一下!”

    借与爱犬“唱双簧”来说服自己的师武,最终还是决定接受龙嘉峪邀请,到自己国家的舰船上走走,虽然过去曾不止一次踏足“雪龙”号,但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事先为此感到期待,或许是因同一件事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不同吧……

    当年,由于项目需要,自己与“二十四节气”其他十一位成员共同登上中国第一艘破冰船,度过了为期一个月的漫长旅程。至今仍清楚记得,大家闲时相约在B2F层室内篮球场挥汗如雨的情形,打完球,又去旁边功能区域或游泳或蒸桑拿,最后再到一楼餐厅酒吧小酌几杯……除了出任务及日常健身,那随行度假般的三十天,简直不能更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