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开战-第2/3页





    朱由校知道当即就批准了他,并亲自在乾清宫接见了他,给祁小昊讲解了整整一晚。

    按照朱由校打算,即便祁小昊再如何聪明,大明现在科研基础再如何进步,制造出米尼步枪也也需要两三年。

    但朱由校没想到的是,祁小吴居然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做出了成品,且还通过了最严格的测验。

    当然,也是有缺陷的,就是一些比较精细的零部件需要精湛的铁匠细心打磨好几天,整个皇家科研和军工系统中,能打磨出这种比跟饰制造还要精细的零件也不过十个。

    所以,朱由校只得将这十个铁匠当国宝一样供着,同时又让奚吉勇和祁小昊都继续深入研究,争取能让军械司可以大规模生产。

    这并不影响朱由校对祁小昊的贡献的肯定,这个不过三十岁的秀才相公将与已过花甲之年的奚吉勇一起分享这足以买下苏州拙政园的一百万银元。

    而且伴随着的还有官同翰林院官职的工程院院士之称号和皇家特殊补贴。

    对于复杂枪械的技术在慢慢摸索,而对于燧枪却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改进和技术成熟,军械司现在已经能大规模制造天启一式燧枪。

    在十万工匠和上千车间的组成下,已经在整个北京城占据了一大片土地的军械司现在每个月就能生产上十万支天启一式燧枪,整个大明几十万常备军每隔几个月就会更新一次火器。

    当然,这只是军械司最大的生产力,在非战争期间,这样做只会徒耗国力,如今因为要开启战端,所以军械司才开始拉足了马力。

    按照朱由校的要求,不仅仅是禁卫军要全部装备天启一式燧枪,部分王牌军队装备天启二式燧枪,骑兵配备天启三式骑兵专用短柄燧枪外,其他边军各部也都装备天启一式燧枪。

    这也是皇太极等不知道的事,他们以为边军和禁卫军都未动,就以为朱由校真的还没开始准备,其实哪里知道国家暴力机器早就运转了起来。

    不单单是武器,粮草和其他辎重也已经66续续运输到各大集中点,就等着朱由校正式决定战争开始的那一天到来。

    兵部左侍郎杨嗣昌现在已经成了乾清宫的常客,也不单单是他,还有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刘若愚。

    三人现在组织起了朱由校的临时参谋部,杨嗣昌担当的就是作战参谋的角色,而许显纯则是情报参谋,刘若愚从旁协助并汇报军队内部情况。

    “科尔沁部全部落有丁五万,也就是说,科尔沁部最多可拒绝骑兵五万人,而我禁卫军骑兵总数不过一万余人,即鳌拜所领的骑兵军,且大都为新训秦兵,所以此次攻打科尔沁部,依旧还是以步兵战骑兵,但骑兵军得集中使用,禁卫军第三军和卢家钰第四军组成西路军,快通过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科尔沁左翼,同时已经坐船出的常延龄第一军、富大海第二军和覃博桐第五军组成东路军,在登6后立即穿插进科尔沁部右翼,这是我们目前的策略,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朱由校正听杨嗣昌说着,就见许显纯已然跑了进来,示意杨嗣昌先暂停后才对朱由校禀告道:“陛下,喀尔喀部袭击了我们出使的使团,辽东王经略和礼部温侍郎已成功脱险,如今王经略已经加固城防,而温体仁则赶了回来,请求陛下指示。”

    喀尔喀部居然敢拒绝自己大明的好意,朱由校有些愕然,但也没表现出勃然大怒的神色,只是吩咐道:“喀尔喀部这是狗坐轿子——不识抬举,派人立即快马告诉西路军总指挥鳌拜,可先直接击败喀尔喀部再挥师讨伐科尔沁部,毕竟也得等东路军的消息才是。”

    “是!”

    这里,许显纯得令而去,而杨嗣昌则立即根据许显纯和朱由校所说开始重新做了推演,并道:“这样一来,我们的敌人将增加了一个喀尔喀部,按照锦衣卫去年七月的消息,喀尔喀部有三万部众,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地方将有八万之众,如果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联合,将这加起来总共八万的精骑全都拿来对付我西路军,且在我东路军未登6恢复体力之前,就包围了我西路军,可就不是什么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