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崇山横出星斗间,玉屏九叠云锦天。明王西来怒未言,傲立神州已万年。

    云山纵横万里,南麓尽处已离神江不远。

    此处正当神江中游,上游万里奔涌之势常年积聚于此,汇成一股惊天洪流拍向两岸。

    南岸一马平川尽是平原,江水肆无忌惮漫延百里,久而久之蓄成一座方圆千里的广阔大湖。不过周边世间百姓反倒因祸得福,一边善用湖产,一边引湖水灌溉良田,竟成天南又一处鱼米富庶之地。

    而在北岸云山往南余脉蜿蜒渐低、与神江若即若离处,却有数座巍峨峻岭陡然挺拔而起。其中最高那座万仞山峰,正好临江而立,将神江中不停拍来的滔天江水尽数挡下。整座山峰山势高耸,山顶处一圈圈庄严金光闪烁,远远望去犹如一尊参天佛像,背靠云山脚踏神江,正是当今天下佛门领袖须弥宗的山门所在—明王峰。

    此时正当初秋,所谓秋高气爽正指此刻。大湖畔市镇连绵,但此时往日千舟竞帆的湖面上仅有寥寥几只小船匆匆驶过,原本人潮涌动的街市中也人影全无,镇中十室九空,竟现出一副极为萧索之色。

    而头顶辽远天际中却颇为热闹,不时闪过一道道异色光华,大多均是飞向北岸那座高峰。众多光华中一道青色凝光不紧不慢,从北面天际徐徐飞来,倒有些与众不同。依稀看去,三个玄色身影正站立其中。

    不过此时三人都望向下方,脸上神色各异。

    其中站在中间的一名黄脸青年连连摇头,叹道:“尊仙堂与须弥宗争斗数年,我还以为只限于修道之人,没想到竟连累周边这许多无辜世人,实在太过!”

    身旁一名面容普通的年轻男子眉头微凝,似正思索某事,一听此言当即嘴角一撇,开口道:“师兄一直在待在门中修炼,怕是少闻尊仙堂如何以修道之身对付寻常世人吧?”说着便将过往所见略为讲述,尤其是如何对付佛门弟子讲得更是历历在目。

    修道者不可与非修道之人交手,这是自古传下的不成文规矩,便是修道界中的邪僻门派也都各自遵守。尊仙堂创立数百年来也并未违背,但近数十年却以归属世俗朝廷为由,频频以道法向武道甚至普通世人出手,早已被其余修道之人不齿。

    黄脸男子只听了小半,便再也按捺不住,大声道:“尊仙堂竟如此堕落不堪!师父,待会请准许弟子全力出手,好让这帮无耻之人知道世间公道正义仍在!”说着满脸尽是愤恨凛然之色。

    站在前面之人是名中年道姑,一张素脸水波不兴,听了脸色一沉道:“本门此番只是前来调停,并非助拳,你若仍是这等心思,那这便自行回山。”顿了顿又道:“遇事易陷意气,难怪你这么多年修为寸进。此次回山后须得好生自省,闭关将心境肃清宁静,然后才可参加年末的三年大比。”

    黄脸青年悚然一惊,顿时哑口无言,片刻后低声道:“是,弟子知道了。”语气低沉,方才那等气势已陡然不见。

    旁边年轻男子看入眼中,伸手拍了拍他手臂,将头凑过去小声道:“师兄,到时我与你一同闭关,师父便得自己坐镇峰顶,也当是陪你我闭关了。”

    黄脸青年正在沮丧,听了顿时一喜,向其连连微笑点头。中年道姑站在两人前面,似是并未听见,仍在向下望去。

    眼前山峰虽不及北辰峰那般通天挺立,但也是高耸入云。青色遁光兜出一条弧长光迹,顺着山壁往上飞去。

    一番穿云越雾,离峰顶尚有一段距离,头顶金光已是亮得刺目。黄脸青年与年轻男子两人相顾一视,只觉对方身上都镀上了一层淡淡金光,若非头发尚在,便如佛门高僧一般。两人都是初次到此,不由大觉有趣。

    而那名中年道姑身形凝重,眼中隐隐划过一丝异光,却独自默默出神。

    青色凝光此时虽然未尽全速,但也飞行极快,不多时便飞至山顶。但黄脸青年却陡然惊呼,失声道:“那是?”年轻男子也已看到,同样吃惊不小,并未接口。

    只见峰顶最高处,一柄通体金黄的顶天巨剑倒插入山,剑刃边缘不绝发出万丈金光。剑身露在外面的看去虽只一半,但已有百余丈长。另有一条檀色绢索从剑柄处直垂下来,绕着剑身盘旋数匝,索上布满一个个佛桌大小的梵文金字,也向四周发出一圈圈金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