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沉船



    好在他已有了双腿断骨经历,当下忍着巨痛摸索着将手腕位置摆正,再用脚底压住手掌,手臂猛地往墙上撞去。连着试了数次,才碰巧将左手腕骨复位,已是痛的满身大汗,心里都不知骂过自己多少次了。

    等到终于将右手脱臼处接好,已花了一个多时辰,天色已黑。想起老人定是站在庙门等自己回去,赶紧穿好衣物匆匆出了山林。

    这一日晚上,岳无信躺在草床上一阵阵簌簌发抖,寸寸肌肤中似有千万蚂蚁咬噬,麻痒难耐,翻来覆去难以入睡。于是悄悄穿衣起身,出了小庙来到洛水河畔,一股燥热之感充斥全身,发足沿着河岸奔跑,数十里下来竟是毫不费力,与当日在地底时如出一辙。心中不禁惊喜交加,有了这般似是取之不竭的体力,以后无论打渔还是捡柴均是易如反掌了。忽又想起当日在上湾村渔船中遇见贺武等人时,这番体力却又消失不见,略微思索便知根源在于那卷轴白光。

    当下转身回了小庙,第二日一早直奔山洞,仍是脱去身上衣服,将卷轴平放展开,璀璨光华一如往常四射开来。但不管他如何摆弄卷轴,那道神秘的纯净白光却是未曾再现。突然间想起一事,咬破指头将鲜血涂在卷轴顶端圆珠之上,但却并无当初异象。

    好在他本性乐天,身上白色光点现下看来也似并无坏处,于是不再记挂那神秘白光,复又专心品读三篇千言文字。

    自此无论风霜雪雨,岳无信每日都到山洞中诵读卷轴道文。此后年岁渐长,对其中道理更多有心得。而随着他身躯生长,身上那些芝麻般的白色光点也如血脉相连般渐渐长大,已变成黄豆般大小。忽忽五年过去,早已不畏寒暑,身上精力无穷,连走数日都无一丝疲累。但除此之外便无异样,他不知试过多少次想把体内这股莫名奇力唤醒,但每次都只落个手腕骨折的下场。

    岳无信与老人席地同睡,一夜无话。

    第二日天光刚亮,小庙中已燃起袅袅炊烟。驼背老人手拄树枝倚门而坐,岳无信从屋后端来两个粗陶土碗,碗中一片黄色粘糊上撒着几条小鱼干。老人接过陶碗,沟壑密布的脸上一对昏黄双眼露出慈爱光芒。岳无信用手擦擦额头,脸上笑容在朝霞中灿烂无比,挨着老人往门边一坐,埋头大口吃饭。

    由于小庙里面太黑,二人为了省点灯油,平日大都待在庙门这里,门后就是一尊高达丈许的伏羲塑像。也不知小庙建于何时,年深日久早已残破不堪,除了这尊塑像外再无他物。塑像上坑坑洼洼,色彩掉落大半,原本威压肃穆的先圣风采无可再现。

    二人吃完早饭,岳无信略微收拾一下,快步走出小庙到了洛水河边,一条破旧小渔船拴在岸旁一棵大树上。岳无信解开绳索跳上小船,手中长桨在岸旁轻轻一顶,小船慢悠悠离岸而去。

    船到河中,满满张开一面粗布小帆,阵阵西北风呼呼吹来,小船往洛水上游缓缓驶去。

    这一日天高云淡,是难得的初春好天。岳无信坐在小船当中,回想起昨日天武城中的一番遭遇,心中一动从怀中掏出一条长长丝帕,上面洁白一片,只在底端一角绣着一只小小的五彩孔雀。岳无信粗糙手掌在上面细细抚摸,问着丝帕上淡淡清香,心底闪过一丝异样,脸上顿时满是红晕。

    不知看了多久,岳无信终于长长叹了口气,将丝帕收进怀中,抬头往天空看去。

    忽然眼角一动,视线尽头似有两个小小黑点在慢慢移动,当即站起身来,手搭凉棚向远处极目远眺。他自从几年前被神秘白光灌体后,不仅体力似是变得无穷无尽,五官感应也变得灵敏无比。昨日在天武城中也正是靠着敏锐听觉方才躲开红发男子的数下出手,最后那团雪球撞在肩上也是早已算好了位置,接着又装作痛苦异常,这才骗了过去。此时双眼往洛水上游望出数里开外,只见数条船只一前一后,相隔不过百丈,正往下游急速而来。

    心中微觉奇怪,凝目细细看去,只见前面船只平平无奇,乃是一条洛水中常见的渔船,只是体型稍大。而后面船只却是通体赤红,竟是朝廷的军船。但船上之人却并非赤盔火甲的大武兵士,而是身着白衣黑边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