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戴罪回京受审(五千六,多谢熹梵s万赏!)-第2/4页





    药师乃佛名,乃药师佛,古人很多人喜欢取佛名。如李世民的皇后观音婢,就是佛名。辽国第六代皇帝耶律隆绪,也名文殊奴,便是文殊菩萨。其实李师师也是佛名,只因为李师师小时候在一个庙宇里面寄居过。所以才有师师这个佛名。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黄药师,便也是如此来的。这种取名字的风气,魏晋南北朝到唐这段时间最为盛行,敦煌的佛窟壁画,也主要是这个时期修建的。

    按照历史进程,这个郭药师降宋,应该是发生在五月之后。

    “把人带进来!”郑智开口说道。说完之后,连忙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待得众人吃完饭食不久,门外走进来三人,一个汉子身着甲胄在前,身材高大。左右更有两个汉子,左边一个矮了几分,却是极为的健硕,一脸虬髯胡须。右边一人显得年纪轻轻。

    “在下常胜军郭大帅帐下甄五臣,拜见郑相公。”领头一人上前见礼。左右二人随之拜见。

    郑智打量了一下甄五臣,开口问道:“郭药师麾下不是怨军吗?何以又成了常胜军?”

    甄五臣连忙解释道:“回禀郑相公,头前我家大帅刚刚改的名字。怨军实在不好听,便改成了常胜军,取常胜之意。”

    其实怨军改成常胜军这个事情,乃耶律淳所为。却是被甄五臣说成了郭药师所为。

    郑智闻言面色一笑,开口道:“屡战屡败,改个常胜之算是个好兆头。郭药师遣你来,所为何事啊?”

    甄五臣听得郑智的玩笑,也尴尬笑了笑,随即答道:“回禀相公,大帅遣小的来,主要是因为归降之事。头前几日,大帅接到大宋陛下檄文,深感自身为汉人之躯,不愿再依附异族效力,特派小的前来寻相公商议此事。”

    郑智闻言,开口问道:“既然归降,何以不见郭药师亲来?”

    其实郑智心中也明白,这郭药师显然是为了涿州城里的家眷,所以才此时来投降。

    甄五臣闻言,只道:“大帅就在来的路上,大军行军较慢,特派小的先来,想问一问是否大宋皇帝陛下会依照檄文所言,还能保得原有的官职部曲。”

    皇帝赵佶的檄文之中说得明白,只要燕云来投者,都能官复原职,还要送钱送豪宅。郭药师自然也是看重这一点,打了一些好算盘。此时来投,即可官复涿州留守,或者涿州知府。又能保住家小,还能保住麾下部曲。一举几得。

    历史上对于郭药师的归降,赵佶也是按照檄文之中这么去做的,还许诺了郭药师数量巨大的粮草军械。致使郭药师势力急速扩大,麾下士卒扩充到五万以上,也不再听赵佶之命令。

    那个时候的郭药师俨然自成一方势力,尾大不掉,赵佶为了安抚郭药师,更是准备封郭药师为燕王,世世代代镇守燕云。奈何郭药师转头又降了女真,为女真攻城拔寨。

    郑智自然不会做这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更不会把这涿州给郭药师,涿州乃郑智大军的退路,岂能给一个不信任的人。

    “陛下檄文所言,只在表达仁德之心,此番大战当前,一切都只能在大战之后再行封赏,能不能官复原职,且看郭药师自己的造化,若是立下了功勋,自然不难。且叫郭药师亲自到某大帐来降。”郑智开口说道。

    甄五臣闻言,面色立马变得难看起来,回头看得一眼身后,随后说道:“郑相公,大宋乃礼义之国,何以能出尔反尔。我家大帅此来归降,也是念在大宋仁义,若是不能保得官职部曲,只怕。。。”

    甄五臣说话之前往身后看了一眼,郑智也不由自主去看了看随着甄五臣进来的两人,目光更是停留在了后面那个虬髯胡须的汉子身上,打量之后,心中似乎有些猜测,却是也不多说,开口只道:“你也不需多说,此番某带大军前来,辽亡在即,既然身为汉人,降者自不亏待,若是不降。待得燕京告破,某回军自会往西去取易州。其中利害,你回去禀明就是。”

    郑智可不是赵佶,也不是屡战屡败的大宋军将,并不倚仗外人之力,对于郭药师投降与否,郑智自然并没有多少看重。也不可能许诺郭药师多少好处。别说涿州的官职,钱粮军械也不可能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