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李郁的信



    料峭春寒,这老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二月的北京城,到处被冰霜覆盖着,湿漉漉的雾气让人感觉寒到了骨子里。头发有些苍白的沈万年依然娴熟得在北京各个胡同穿梭,街上的行人很少,所以车子一路畅通。而坐在车子上的云衣,抱紧了自己,内心无法平静。她望着陆续开张的早餐铺子,有人拿着蒲扇生炉子,有人已经蒸出了第一屉热腾腾的包子,有人在搓手踱步来取暖……

    不过晨雾中的北京大学,却已经有些骚动。很多青年男女结伴而行,他们在未名湖畔聚集着,朗诵着陈天华的诗歌。有一些人拿着严复先生的《天演论》侃侃而谈,一些人则义愤填膺地说着国家大事。

    此时的李郁正在温暖的房间,安静地整理着上午备课的书籍。

    忽然一封信从书籍中掉了出来。

    他愣了一下,看着清秀的字体,写着“Liyu“的字样。眼神中泛出温柔而忧郁的神情,他轻轻捡起书信,用大拇指在信封的手写字上摩挲了两下。脑海里,出现了五年前那个棕发碧眼的混血女孩。那个一直向他不断写着思念的女孩。

    这封信是半年前收到的,可是他一直没有时间回复。看完之后,夹在里书里,如今掉落出来,或许是提醒他,该给她回以几句只言片语了。

    李郁看看时钟,才刚刚六点。

    他再次打开信封,迎面扑来浓浓的香水味,一下子把他拉到康河畔那些美好的日子。

    亲爱的李:

    距上次和你写信,已经一年了。我不能确定,你是否收到了我的信件。前些天,我又回到了剑桥,去找到了你的导师,向他确认了你的地址。或许现在中国时局很乱,我给你的信,埋葬在了战火中。我现在也不知道这封信,你能否收到,不过,只要拿起笔,给你写,我对你的思念才能稍稍得到安慰。

    我知道,你不想要这样的思念;我知道,你一直在拒绝我的爱情。可是,我无法控制自己。我原以为五年的时间,可以减少这种爱的强度,可是随着岁月的渐变,而我却一如既往。

    那天,我又走到了康桥河畔。想起那些年我们在学校组织的社团,想起那晚的舞会上,我当着那么多人向你大胆的表白。想到你羞涩的表情,想到你第一次主动牵起了我的手……

    现在,我又回到了巴黎生活。父亲由于生意,去了他一直想去的中国。而身为中国人的母亲,虽然多年没有去过,她却拒绝了和父亲一起回国。父亲没有问她原因,可是,我想去中国看看,我想走进你的国家,看看它的样子,就像看到你一样。

    我现在在一家学校教法文课。我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我带着她们在塞纳河畔感受自然,阅读文学,感受文字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慰藉。我很开心引导孩子们打开内心去感受着生命的可爱。不过,我也为他们介绍中国,这个遥远东方的神秘过度,他们都很感兴趣……

    ……

    李郁看着苏珊写着自己在法国的生活,回忆着他们在大学的往事。想到他离开法国的那天的早上,苏珊站在码头送别的那双充满着依恋和不舍的眼睛。而他走的是那么的决绝。甚至这五年来,都不给她任何回信。

    或许他太决绝了,但他只想让她忘掉爱情的苦痛,好好享受她在法国这么和平的国度中天堂般的生活。

    他不停地喝着咖啡,来镇定自己。在深深呼出一口气后,他终于拿起笔,向苏珊回复了第一封信。

    苏珊小姐:

    信已收到。看着您描写在塞纳河畔的生活,真羡慕那些孩子们可以有您这样一位老师。我现在也在做着教书匠的工作,但我却没有办法引导他们如何去享受这青春正好的生活。整个中国给他们的只有一个使命,就是生存下去。

    中国的时局很动荡,如果您要和父亲来中国,请三思而行。

    李郁

    李郁很克制地写完了这封简短的信,他将它整齐地折好,塞进信封中。并且还将那些天买的一张中国娃娃的剪纸放了进去。

    匆匆吃了面包片,又喝了一杯咖啡。李郁整理着书籍,看了看时钟已经7点半了,便大步朝外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