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比武招亲(一)



    祯州,地处中原以南,西邻花都,望海而卧。格局布置奇特,巧夺天工,城中有湖,湖中有山。绕东江而行,迥罗浮而出,风景独好,向来不乏文人雅士的青睐。

    放眼望去,城墙拔地而起,约三四丈,内外均为青砖所筑,固若金汤。城门上凿“祯州城”三个庄严的大字,城门下................

    官兵甲深躬着背,扭着头,收着酒杯,一脸矫情:@#!¥%&;浮浮

    官兵乙提起酒坛,摇摇欲坠,依旧不依不饶:@#¥…%&喝.....

    官兵丙最是洒脱,蜷缩在城墙底下,时不时嚼下口水,气定神闲:呼噜.......呼噜..........

    许是天气太热,身上的官服早已扯开,露出了“娇嫩”的肌肤和需要拉长肚皮才能依稀可见的胸肌,那个大大的兵字早已变了颜色,或许也变了质。人说秀才手无缚鸡之力,这几位官爷怕是相形见拙。

    路上持枪拖棒之人接踵而来,见这几副病态,看在眼里,乐在其中多是捂嘴而过,隐约间有些不可思议。却也不乏像摸某种动物,一般挑逗的顽劣之徒。甲乙缠绵如昔........

    一掠白影划过,半大小子雀跃了出来,上蹿下跳间已将三人六耳揪了个满遍。几位官爷毫无招架之力,猝不及防,丙仿佛还活在梦中,甲乙斜了一眼桌子上,正双手叉腰得意洋洋的小子,又若无其事地在买醉了起来。

    场景如光影一般重复着,气氛有些诡异,这城楼下治安的哨所似乎变成了一个剧场。看起来,四人既是戏子,又都是观众。三人要把戏份做足,让小子看不出来。小子则要装作自己捉弄的三个醉鬼,这三个醉鬼全然不知。显然丙最为轻松,风轻云淡间,睡若自然。

    待来人散尽,卷缩在墙角的丙才倏地翘了起来,动作之快,婉若惊鸿。他捧着自己快要脱落的耳朵,“诶哟”了几声,朝着小子离去的方向,扬着上唇眯着眼,满腔的怒火化作了一句酝酿已久的“狗娘养的”,声嘶力竭。小子当时显是见不得他好,那一揪,怕是用上了吃奶的劲。可丙却始终能做到面不改色,足见当下这世道里,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谁都有成为影帝的潜质。

    丙这一开口便是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除了小子那还未出世的孙子之外几乎骂了个遍。

    半晌,小子叼着一根x草,正吊儿郎当地倚靠在一只大理石狮脚下。细看来,这狮子甚是雄伟,狮身合台,足有丈余。神态和蔼,两爪一挥,又像是只招财猫。和对面那,横眉怒目,张牙舞爪,凶神恶煞仿佛随时都会吃人一般的”饕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知道是哪个丧心病狂的家伙构思出来的荒谬设计。

    石狮背后便是正门,比狮子还高了几尺,两旁雕栏玉砌无数。额悬一匾,刻“秦府”两字,字右一印“张道生书”,这张道生是谁?据说是当世的名士,与柳七齐名,至于人品就不得而知了。

    府门之下,慕名而来之人,已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武林人士,多是二十上下的青代小子,也有不少来凑热闹的本地“侠女”。

    大门约莫一间高档门庭宽度,门口列作两排,各有女弟子四名,男弟子六名,加上那个嘴角有痣,痣上还有几根毛的管家,呈天干地支之数。

    “毛哥”身座楠木黑漆的轮椅查验着拜帖,两旁的百姓堵得水泄不通,惹来“毛哥”时不时的阵阵白眼。仿佛在他看来凡是没有拜帖之人都是贱民,不过事实也是,除开武林人士之外,有资格进去的人无非本地的举人和“土豪”。普通乡绅尚且还不够格,细数来也就寥寥二三十人罢了。

    院内演武堂前,一座偌大的擂台落入其中,东南西北分列四面“比武招亲”的大旗。大旗之下,各有天刀门弟子五名,其中女弟子两名,男弟子三名,加上擂台背后白玉交椅上的老者,呈天干地支之数。

    广场之中早已云集各路侠士,桌上珍馐扑鼻,席间美酒飘香,众人吃喝划拳,一片沸腾。

    唯有擂台南大门处,两神态猥琐持棒男子瘫坐于地,许是受尽了排挤,倒终归也把酒畅谈,眉来眼去,不亦乐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