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李承乾逼宫(上)



    李恪和张小七帮助李治拿回了毒药,也算是将李治从失去父皇信任的危机中拉了回来。可是他们帮了别人,谁又能帮他们呢?其实,他们犯的错跟李治是一样的,只是他们自己尚不自知罢了。

    朝廷上,魏王耍弄花招坑害了太子,皇上还未有旨意下来,满朝大臣人心浮动,而就在这局势微妙的时刻,归义城一直酝酿的大阴谋又开始付诸行动了!

    次日天明,早朝一如往常地开始了,从皇上到众臣,每个人的神情都很平静,看不出一丝异样,只是群臣中还有三个人没来,一个是重病中的岑文本,另两个则是太子和侯君集!

    李世民也没再多问什么,只是照常处理了一些政务。

    群臣心中都清楚,皇上没言语不等于就不管了,大戏还在后头呢!

    果然,李恪出班,向李世民奏报自己和张小七在齐州查案的经过。

    李世民轻轻点点头,“恪儿,你的折子朕已经看过了!李祐谋反,背礼违义,弃父无君,人神共愤!即便畏罪自尽,也实属罪有应得!把你的证物抬上来,让朕看看吧!”

    “遵旨!”

    不多时,一队侍卫将十多个大箱子抬入殿内,逐个打开了。

    “父皇,这些便是被五弟挪用、用于资助归义城的官银!还有,这些书信便是五弟与归义城首领单怀义往来的信件。”李恪说罢,走过去,从一个箱子里将书信拿出来,交给身边的太监。

    太监又将书信转呈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把书信展开看了看,“又是归义城!这帮贼寇丧心病狂,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朕的儿子身上!种种恶行,天理难容,朕必除之!恪儿,祐儿的事情已经真相大白,他既已伏法,就不要再深究了!你以后务必要加紧追查逆党,争取早日将其尽数剿灭,以安朕心!”

    “是!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

    “恩!好!”李世民说到这儿,忽而话锋一转,问起了别的事情,“诸位爱卿,朕很久没去看望玄奘法师了,不知他近来可好,你们中有谁近期拜访过他,快跟朕说说他的情况!”

    长孙无忌言道:“皇上,微臣确曾于前些日拜访过玄奘,法师目前仍专心于整理翻译经书,偶尔也开道场讲经弘法。臣窃以为,玄奘一心向佛,其心坚如磐石,若皇上想使其还俗为朝廷所用,实难为之,不如放其回归少林寺吧!”

    “诶!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像玄奘这等人才朕决不放弃,你们也要沉下心,耐住性子,慢慢感化他,不要急于一时!”

    “是!”

    这时,朝班中的李泰可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心说话:“这是怎么回事?为何父皇放着太子这么大的案子,只字不提,竟然讨论起玄奘来了?不行,我得给他提个醒!”

    他想着,扭头朝自己的一个亲信大臣使了个眼色。

    那位大臣心领神会,随即出班道:“皇上,齐王谋反,虽逆渠已死,然其余党犹在,若不彻底肃清,恐遗后患哪!臣近日听闻太子殿下在搜查齐王府邸时,得到了齐王同党的名单,如今他正大肆搜捕逆党,颇有斩获,皇上何不召他前来,询问一二啊!”

    其他大臣也应和道:“是啊!太子殿下勤于王事,为国铲除奸佞,实为国家柱石,众臣楷模,今既已建功,皇上理应召他前来,大加奖赏才是!”

    李世民不禁微微皱了皱眉,脸上泛起一丝愠色,未曾计较,反而先问向长孙无忌,“辅机,太子之事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进言道:“皇上,臣以为,齐王年轻,阅历较浅,不谙世事,且久居齐州,一年之中居于京师不过旬月,何来时间结交朝臣?所谓齐王同党之事,应是心怀叵测之人蓄意捏造的谣言罢了!太子殿下建功心切,行事确有失偏颇,还望皇上明察!”

    “恩,辅机真不愧为朕的心腹重臣,所言甚是,此事朕已查明,市井风传的齐王余党纯属子虚乌有,太子偏听偏信,肆意妄为,深负朕心,朕已令他闭门思过了!”

    魏征闻言,慌忙跪倒,恳请道:“皇上,臣身为皇上钦命的太子师,没有管束好太子,有失察之责,臣愿代太子受过,还请皇上不要对太子丧失信心,再给臣一些时间,臣定会对他严加训诫,使其改过自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