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圣意暖心



    张小七众人再次见到了苏定方,真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呀,一时间,千言万语道不尽满腹的辛酸。

    可是就在张小七提出想要回唐之时,苏定方却拒绝了他们。

    张小七惊愕万分,“将军,这又是为何呀?”

    “现在还不是时候!侯君集攻破高昌,颇得圣宠,在朝中的地位已今非昔比,你们此时回去,风险太大了。而今西域正是用武之地,你们何不留下来建功立业?待到大功一成,再回唐平反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啊?”

    众人全都沉默不语了。

    苏定方转向李恪,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来,“殿下,这是末将临来时,岑大人托我捎给你的信,请你过目!”

    “岑大人的信?”李恪大感意外,忙接过信,展开观瞧。

    岑文本在信中写了很多,大体意思是:

    “殿下,见信如晤,当日,臣初闻殿下遭逢恶劫,流于塞外,生死未卜,真恍如天雷轰顶,肝肠寸断。臣曾想犯颜进谏,为殿下鸣冤,奈何苦无明证,且殿下尚无音信,仓促行事,恐招惹猜忌,授人以柄,故而臣只得暂且隐忍。

    其后不久,得知殿下已在西域落脚,臣心稍安。

    而直至今日,臣已释然矣。

    据臣所见,当今圣上乃是圣明之君,对朝中诸臣一向洞若观火,决不会轻信小人谗言。他之所以未动声色,恐是另有他虑。

    殿下为臣为子,当以忠孝为先,勿要心怀怨望,执念于个人恩怨,顾影自怜。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殿下之才,招人嫉恨乃是情理之中,就看殿下如何去看待它,鹰翔于九霄,龙腾于四海,几声犬吠又算得了什么呢?

    殿下,流落于苦寒之地虽为不幸,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西域茫茫大漠不正是殿下纵横驰骋之地吗?

    皇上已经拭目以待了,臣也是翘首以盼,望殿下高奏凯歌而还!临书涕零,泣血再拜!岑文本。”

    李恪读完,不觉长叹一声,“唉,看来父皇和朝廷并没有抛弃咱们哪!”

    众人又把信传看了一遍。

    程怀亮问道:“将军,岑大人行事一向老成持重,他此次居然冒险写信给殿下,就不怕一旦被人发觉,惹上是非吗?”

    苏定方摆了摆手,“其实,我出发前并未想过要拜见岑大人,是皇上命我去的,岑大人知晓后,便写下了这封信。”

    “这么说,岑大人写这封信是皇上授意的了?”

    “应该是吧!”

    程怀亮悟道:“这么说来,皇上对咱们的冤屈是有所察觉的!可是他老人家为何就是不让咱们回去呢?”

    侯五解释道:“也许这其间另有隐情吧!岑大人的信上不都写了吗?”

    张小七干劲起来了,“咱们别多想了!既事情已经这样了,也罢!咱们就好好大干一场吧,皇上他老人家看着咱们呢,如今连狗五都立了大功,咱们也不能落于人后啊!”

    “是呀!只要父皇能理解我的苦衷,我就算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哪!”

    众人深有同感。

    张小七就说:“现在将军到了,也没了后顾之忧,咱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吐蕃和于阗的进攻,守住播仙镇,你们可有好的计策?都说说吧!”

    苏定方皱着眉头想了想,“这吐蕃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主儿,虽然咱们唐/军从未与他们交过手,可是从我得到的情报来看,松赞干布在暗中积攒实力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而今他拥兵十余万,兵精粮足,隐隐已有了与咱们大唐争霸之相。在眼下如此复杂的局面下,咱们还是尽量不要触碰他。为今之计,只能先从于阗入手,只要摆平了于阗王,松赞干布没了接应,就不敢贸然进犯了。”

    楚恒献计道:“苏将军,请容下官斗胆一言,此事为何不借助阿史那薄布呢?他既然已归附大唐,自然就应该给咱们帮忙啊!他是西突厥的大汗,让他命令尉迟渥密放弃攻打播仙镇的计划,尉迟渥密应该不敢不买他的账吧!”

    “不可!”程怀亮连连摇头,“这个阿史那薄布是个彻头彻尾的阴险小人,一向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咱们把这么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难保他不跟咱们耍心眼呀,别到时事情没成,反被他摆了一道,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